12月16日,由北京市科协主办,北京科技咨询中心、北京工程师学会、中关村科技园区大兴生物医药产业基地管理委员会与中关村科创高新技术转移促进会共同承办的“工程师职业再生”首都自主创新提能交流展示活动在大兴生物医药产业基地举办。
“工程科技人才队伍是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世界科技强国的重要力量,市科协一直重视并积极谋划服务壮大高水平工程师和高技能人才队伍。今年8月6日,市科协推动成立了北京市首个综合性的工程师社会组织—北京工程师学会,顺应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和首都高质量发展的大势,为服务首都广大工程技术人才搭建了一个新平台。”北京市科协党组成员、副主席孟凡兴指出,今年11月,市科协倡议推动“工程师职业再生计划”首期试点在大兴生物医药基地成实施,得到基地企业和一线工程技术人员的高度评价和广泛认可。
孟凡兴希望活动各方在服务工程科技人才梯队建设上强化担当、主动作为:一是贯彻新发展理念,深入认识工程科技人才赋能的重要引擎作用。二是坚持改革思维,逐步打造高质量工程师职业能力提升服务品牌。三是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协同建设工程技术人才服务生态体系。
本次活动在前期四场工程师职业再生试点工作基础上,聚焦一线工程技术人员职业发展的迭代需求,对再生路径进行梳理总结,形成了工程师职业再生计划生物医药领域首期课程包,凝聚起首批集政产学研用为一体的专家团。同时,聚焦生物医药领域,进行了延展交流,活动分为专题研讨和思享汇两个环节。
在专题研讨环节,专家们围绕数字产业化下的生物医药企业的创新及国际化战略、生物医药创新研发必经之路上规避的风险和挑战、生物医药产业质量提升的人才支撑、制药过程在线分析、控制和模拟-药物智能制造的必经之路等主题,从发展战略、风险规避、人才培养、技术经验等方面进行了分享讲解。
在“思享汇”环节,专家们与企业一线代表围绕数字化时代带给生物医药行业的变革、新时代下研发技术人员应具备提升的能力、对工程师职业再生计划的理解和期望等工程技术人才关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碰撞,也为下一步优化服务工程技术人才成长成才提供了丰富思路。
来自生物医药领域的专家、企业代表、一线工程技术人员100余人参与了活动。(记者 马爱平)
标签: 工程师职业再生
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