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春节假期,位于上海市东北部的崇明岛的乡间道路上可谓“车水马龙”,岛上精品民宿天天爆满,开在村里的网红咖啡馆内同样是“人声鼎沸”。
从精品民宿的“一床难求”,到网红咖啡店的“一杯难求”,“就地过年”催热了城市周边乡村的花样“微旅游”。
租间民宿团拜
这里有上海最高的森林覆盖率、最洁净的河流空气、最好的生态环境——得益于生态乡村的底蕴,以及花博会带来的发展红利,位于长江入海口、有着“东海瀛州”之美誉的崇明岛,是上海市民游客心目中的一片理想净土。
今年春节,这里的精品民宿可谓“一床难求”。
“我老家在内蒙古,本来打算回家过年的,但考虑到女儿还在读书,今年春节就在上海原地过年了。”取消了春节回乡计划的市民肖先生告诉记者,虽然出不了远门,但毕竟难得有几天假期,想到郊野呼吸下新鲜空气。“所以,我们和几家亲戚一起约了到崇明岛住上几晚民宿,放松放松。”
像肖先生这样选择周边乡村游的市民不在少数。与往年相比,今年春节出游,“宅民宿过年”的趋势更为明显。一家人租住民宿小院过年成为一种新时尚。民宿不再仅仅承担住宿场所的功能,更融合了吃、住、娱等丰富的生活场景。
“我们怕遇到‘一房难求’的情形,提前一个月就预定了一栋民宿,和几家朋友一起‘拼过年’,来个新春团拜。”在上海长兴岛(崇明三岛中距上海市区最近的一个)上的一家民宿里,记者遇到了来这里过春节的李女士。
“为了让这个年过得更有滋有味,我们还自备了窗花、对联,以及给孩子们的过年礼物等。”李女士说,过年的仪式感要延续,朋友们的情感要升温,这样的过年才有意义。
崇明民宿花溪涧老板赵先生告诉记者,从除夕夜一直到大年初五,他家民宿已经“满员,没房了”,基本都是客人整栋预定的。“主要都是‘就地过年’的市民,因为乡村游出行周期短、空间开放、自驾灵活可控,所以大家都选择到这里体验年味儿。
乡村游不只是住宿
“就地过年”新趋势,也催生了乡村旅游新变化。不仅仅是采摘蔬果,还有很多模式创新、业态创新。
恭喜咖啡屋是崇明岛上的“网红”咖啡馆打卡地,小清新的装修风格,环境和味道都不错。最吸引人的是小店的杯签杯套,有崇明的各种地方、公路名称的杯签,有“崇明制造”的杯套等,这也算是小店特色吧。
节假日里,喝上一杯咖啡,你得做好等半个小时的准备,名副其实的“一杯难求”。上海市民闻女士带着一家四代人来崇明旅游,在女儿的推荐下,她也来到这家网红咖啡馆打卡。坐在玻璃窗前,喝一杯咖啡,阳光照射进来,暖意浓浓。
如何让游客多住几晚,多来常来?乡村建设者们也在想方设法丰富游客的体验。
记者了解到,今年春节,包括崇明在内的上海城区周边乡镇,都推出了围绕人们“吃、住、游、购”不同消费场景的项目。比如,市集活动、野外露营体验项目、亲子游玩产品、精品美食盛宴等等。在提高游客入住民宿时长的同时,也为周边景点带来了可观的流量。
以民宿住宿为核心的产品体系逐步形成,崇明民宿正在完成从旅游“配菜”到“主菜”的转变。比如,在民宿较集中的崇明建设镇,就计划在建设公路旁打造集“游客集散、农产品展销、旅游节庆”于一体的建设镇旅游集散中心,借此整合现有旅游资源,满足游客个性化需求。
继续优化利用本土旅游资源,激活更多优质板块,创建消费新场景,增强行业发展的后劲与活力,不少像建设镇这样的上海城区周边乡镇,正发挥民宿自身的流量优势,串联更多的文旅体验内容。以民宿为载体,各种游玩体验内容嫁接融合,既丰富了民宿的玩法内容,让市民游客愿意、乐意多来常来,又为增加当地居民的收入拓展了渠道。
傍晚时分,去崇明岛上放松了一天的徐女士,带着家人准备返程。驾车沿途经过上海长江大桥时,恰遇长江边夕阳西下的美景,她情不自禁地拍下了这一幕。“风景太美了,很久没有见过这么美的夕阳了。”
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