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非瘟时代生猪养殖头部企业盘点
发布时间:2022-02-15 09:07:16 文章来源:光大期货
当前位置: 主页 > 资讯 > 国内 > 正文

本订阅号所涉及的期货研究信息仅供光大期货专业投资者客户参考,用作新媒体形势下研究信息和研究观点的沟通交流。非光大期货专业投资者客户,请勿订阅、接收或使用本订阅号中的任何信息。本订阅号难以设置访问权限,若给您造成不便,敬请谅解。光大期货不会因关注、收到或阅读本订阅号推送内容而视相关人员为光大期货的客户。

摘要:

2022年春节前夕,正邦科技(002157)、新希望(000876)等上市猪企发布年度业绩预报,正邦科技净利预亏182-197亿元,新希望预亏86-96亿元,诸多猪企在2021上半年选择了“疯狂扩张”的经营策略,以期可以抓住巨额养殖红利的最后阶段,但事与愿违,2021年全年猪价持续下行,各大猪企全年亏损程度十分“惨烈”。

官方数据显示,2021年平均每头生猪育肥利润可达500元以上,但是截至2022年1月底,发布业绩预报的18家上市猪企中,仅有5家呈现盈利状态,其余13家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亏损,而盈利的5家企业真正的盈利点在生猪养殖方面的屈指可数。

由于本轮猪周期在非瘟疫情、新冠疫情的扰动下,波动幅度巨大、持续时间更长,对生猪养殖业的发展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规模化养殖的进一步深入、生物防疫措施的进一步完善、养殖效率的进一步提升都在本轮猪周期中得以完成。而生猪头部企业的格局也发生了重大的变化无论从企业规模、市值容量,还是盈亏幅度、地域分布都较2018年出现了明显的调整。

本文选取2021年全国出栏量前20强猪企进行分析,并与2018年数据比较,得出我国生猪养殖企业的发展变化及趋势。

1、2021年各大猪企亏损严重;

2、猪周期下行阶段,企业纷纷将业务向下游延伸,拓展业务类型,创新盈利点 ;

3、头部猪企拓展屠宰业务,依靠渠道优势,降低中间成本,提高企业竞争力;

4、规模企业母猪产能座次排定,预计短期格局基本定型。

一、生猪养殖头部企业分布

图表1:我国生猪养殖20强企业地域分布图

数据来源:公开信息整理、光大期货研究所

2021年我国的生猪养殖20强企业中,总部位于江西、广西、北京的三个省(市)的数量最多,江西有正邦科技、双胞胎集团、傲农生物(603363),广西则有扬翔股份、广西力源和桂垦牧业,北京则有正大集团、中粮家佳康、大北农(002385)。广东、四川、湖南三省各占20强企业的2席。河南、江苏、山西、新疆、辽宁则各占1席。

非洲猪瘟的蔓延不仅加快了我国生猪养殖规模化的进程,更加速了我国养猪企业上市的步伐,2021年前20强猪企中,上市企业有12家,非上市企业仅有8家,其中正大集团、德康集团已经提交了上市申请。

二、头部企业规模

1、出栏规模

2021年数据显示,牧原股份(002714)年出栏量为4026.3万头,冠绝众多上市猪企,排民第二的正邦科技仅为1496万头,随后是1321.74万头的温氏股份(300498)以及1165万头的双胞胎集团,值得一提的是,双胞胎集团为非上市企业,20强猪企总出栏量为1.36亿头,占全国出栏总量的20.3%。

2018年数据中,出栏量最大的猪企为温氏股份,全年出栏量为2230万头,经历了非洲猪瘟的洗礼之后,温氏股份产能调减明显,排名第二的则是牧原股份的1103万头,随后是正邦科技的554万头和新希望的310万头,20强猪企的总出栏量为0.677亿头,占比当年全年总出栏量的9.76%。

图表2:2018年生猪养殖前20强企业年出栏量(万头)

数据来源:公开信息整理、光大期货研究所

图表3:2021年生猪养殖前20强企业年出栏量(万头)

数据来源:公开信息整理、光大期货研究所

对比两年数据可以发现以下几点变化:

(1)20强猪企占比全国总出栏量的比重从2018年的9.76%提升至2021年的20.3%,生猪养殖的集中化程度取得了较大的进步;

(2)上榜20强猪企的最低年出栏量从80万头提高至130万头,猪企头部企业门槛提升;

(3)年出栏1000万头以上的猪企从2018年的2家提高至2021年的5家;

2、上市企业市值

2021年与2018年相比较,上市猪企的市值大多出现了较大幅度的增长,其中牧原股份发展速度最为迅猛,4年来市值增幅为311.2%,期间最高市值曾超过4500亿,成为目前上市猪企中绝对的“龙头”,市值增幅超过100%的还有新希望、海大集团(002311)和在香港上市的中粮家佳康。而2018年出栏量最多的温氏股份在本轮“猪周期”中则采取了较为保守的发展策略,4年来市值不增反降,市值减少幅度为7.9%。

图表4:主要上市猪企2021年与2018年市值变化(亿元,%)

数据来源:光大期货研究所

从2018年至今的上市猪企市值走势可以看出,上市公司的市值(股价)与猪价走势高度相关,在2021年猪价大幅下跌的一年中,各大上市猪企的市值也出现了较大幅度的缩水。

图表5:2018年以来主要上市猪企市值变化(亿元)

数据来源:光大期货研究所

三、猪企增产容易、增收难

1、亏损幅度大

目前,各大上市猪企已经进入业绩预告的密集披露期。前四大上市猪企中,牧原2021年度预计盈利70-85亿元,同比下降超70%;正邦预计亏损18297亿元;温氏预计亏损130亿元-138亿元;新希望预计亏损86-96亿元,较2020年均大幅下降。

2019-2020年间,在非洲猪瘟疫情的影响之下,生猪市场出现了供需紧张的情况,猪肉价格一路猛涨,养殖利润最高上涨至史无前例的2500元/头的水平,在高利润的驱使之下产能快速恢复,2021年初生猪价格快速下滑,大力扩张的猪企则在此背景下苦不堪言。

图表6:2021年主要上市猪企业绩预报(亿元)(取预报范围的中间值)

数据来源:公开信息整理、光大期货研究所

2、资产负债率高

当产能扩张遇到猪价大幅下跌,一方面产生了巨额亏损,另一方面也使得企业处于高负债经营的窘况。2020年四季度以来,上市猪企的资产负债率一路走高,其中正邦的压力最大,截至2020年底,正邦科技的资产负债率为58.56%,而2021年6月底,正邦科技的资产负债率为68.57%,截至2021年9月末,正邦科技负债合计约为447.89亿元,同期,正邦科技的总资产约为595.36亿元。这样算下来,其资产负债率已达75%。

牧原、温氏、新希望在2021年三季度时的资产负债率分别为57.8%、61.7%、64.8%。

图表7:四大上市猪企资产负债率走势(%)

数据来源:上市公司报表、光大期货研究所

四、猪企业务类型及发展方向

1、生猪养殖企业的业务类型划分

图表8:生猪养殖利润走势(元/头)

数据来源:光大期货研究所

2019、2020年间生猪养殖业经历了史无前例的高养殖利润时期,在利润的驱使下,资金大举介入,产业链条上的各大企业纷纷投资、扩大生猪养殖业务。在2021年猪企20强中,传统的养殖企业仅有7家,分别为牧原股份、温氏股份、德康集团、天邦股份(002124)、大象农牧、佳和农牧、桂垦牧业,饲料生产企业为占比最多,分别为正邦科技、双胞胎集团、新希望、正大集团、大北农、扬翔股份、傲农生物、海大集团、天康生物(002100)、唐人神(002567)、广西力源、禾丰牧业等12家,还有以食品生产为主营业务的中粮家佳康。

图表9:20强猪企类型划分 (%)

数据来源:公开信息整理、光大期货研究所

2、全产业链打通

(1)食品加工领域的拓展

“猪周期”的下行阶段对于猪企来说无疑是艰难、痛苦的,在提高生产效能、降低生产升本的基础上,生猪养殖企业也在不断的拓展业务领域,寻找新的利润增长点。在“懒人经济”和“宅经济”的催化下,预制菜成为了近来国内的一个“热词”,预制菜指的是以农、畜、禽、水产品为原料,配以各种辅料,经预加工而成的成品或半成品,可通过加热或蒸炒后直接食用的菜品,包括速冻和冷藏保鲜产品,如小酥肉、自热米饭和自热小龙虾等。抢滩新领域大蛋糕的既有传统餐饮企业、肉制品企业和生鲜电商企业,也包括有原料渠道优势的众多猪企。各大猪企纷纷向下游消费加工领域延展业务。

天邦股份表示,除了开发调味品、预制菜,公司也计划做肝素钠原料提取,天邦股份已提前计划好,待年底安徽阜阳500万头生猪屠宰及肉制品加工基地建成,业务向产业链下游延伸,可以获取更多价值增值、公司抗风险能力、盈利能力都会增强;

新希望方面称,公司正在积极开展预制菜业务,此外,新希望旗下的美好小酥肉在直播平台6秒钟被抢光,在直播带货、社区团购和火锅食材连锁终端等新兴渠道的助推下,小酥肉晋升为明星产品;

温氏股份也在“试水”预制菜产品,业务主体在旗下的广东温氏佳味食品有限公司;

1月4日唐人神表示在尝试开展预制菜的生产和销售,1月21日就透露已研发出了数十种预制菜产品,比较有代表性的是团圆八大碗;

与此同时,作为猪企龙头的牧原股份、正邦科技则表示潜心深耕主业,暂时不考虑预制菜或复合调味品业务。

生猪价格由于其特殊的供需格局价格波动幅度较大,对于业务类型单一的猪企来说,公司的业绩波动幅度也较大,当遇到极端行情的时候,公司所承受的市场风险也较大,寻找新的业绩增长点,会有效的平滑业绩曲线,上市企业新概念的加持,无疑对于企业发展会起到积极的作用。

(2)屠宰领域的延伸

图表10:牧原各省份母猪分布(万头)

数据来源:公开信息整理、光大期货研究所

牧原股份虽然没有向下游食品深加工领域拓展,但是却向屠宰领域大力延伸。牧原股份最近屠宰产能释放,最高日度屠宰量达6万多头,公司表示屠宰已完成年产2700万头的建设,规模大部分覆盖自有养殖产能,且屠宰产能只能屠宰自产商品猪。公司多次公布截至去年底已完成商品猪育肥产能7000万头,规划产能达到一亿头,按此逻辑,公司屠宰产能与之配套规划,也将达到数千万头,甚至接近一个亿。

图表11:牧原规划屠宰子公司分布

数据来源:公开信息整理、光大期货研究所

(3)猪企与下游企业加强合作

牧原股份和双汇发展(000895)1月3日发布公告称,双方于1日签署了《双汇牧原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生猪养殖和屠宰两大行业龙头的强强联合,将充分发挥产业优势,以生猪购销为依托,完善产业链、提升价值链、打通供应链,提高产品质量、效益和市场竞争力,实现合作共赢、高质量发展。

1月14日晚间,正邦科技发布公告称,公司与双汇发展签订了《双汇正邦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双方在生猪点对点直供、建立供应链合作机制、加强生猪购销合作力度等方面达成合作。首期合作期限为3年,有效期自2022年1月1日起至2024年12月31日止。2022年2月8日正邦科技控股股东正邦集团与江西省铁路航空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签署不低于100亿合作协议。双方将遵照“强强联手、优势互补、相互支持、共同发展”的四项合作原则,展开产业基金、科技创新、供应链、铁路运输、仓储贸易等五个方面的全方位战略合作。

1月14日,巨星农牧(603477)与双胞胎畜牧集团举行了2022年仔猪、种猪采购战略合作签约仪式,巨星农牧董事长段利锋、双胞胎畜牧集团总裁何敏代表双方企业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会上,双方还就饲料代工战略合作进行了更深入的探讨和交流。

生猪养殖与屠宰加工分别处于产业链的上下游,在当前猪周期下行背景下,屠宰企业与猪企抱团取暖成为了行业发展的新模式。“猪经纪”的存在使得屠宰企业的毛利率更加微弱,猪企与屠企的合作能够缩减中间成本,保障双方在各自领域的成本优势及市场份额。随着国内生猪产业链集团化程度越来越高,集团间战略合作、强强联合成为了行业未来发展的趋势之一。

五、当前产能规模

经过本轮“猪周期”的洗礼之后,我国生猪养殖业的规模化进程取得了进一步的发展,2019年至2021年底,头部企业在此期间纷纷扩大了养殖产能(仅温氏母猪存栏量下降)。牧原母猪存栏量从2019年的70万头增加至2021年底的283.1万头,增幅304.4%,双胞胎集团从5万头增加至30万头,增幅500%,傲农生物从4万头增加至38.7万头,增幅867.5%。

图表12:主要猪企能繁母猪存栏量(万头,%)

数据来源:公开信息整理、光大期货研究所

据中国猪业高层交流论坛数据整理,2021年一季度末能繁母猪超过1万头的猪企数量约150家左右,而2021年底该数字下降至117家,这117家猪企能繁母猪总存栏1205万头,占比全国能繁母猪存栏量的27.8%,前22强猪企基础母猪存栏数939万头,占所有117家猪企总存栏的76.6%。

预计2022年生猪价格在没有外力作用的情况下,将围绕养殖成本线波动,在不出现巨大盈亏反差的情况下,国内生猪养殖企业的规模座次将不会产生较大变化。

“猪周期”的下行段仍在进行,头部猪企规模上量已经完成,如何在产业寒冬中砥砺前行,还需要企业多花心思,拓展业务类型、加强产业合作、提高产能效率、降低经营风险。在经过“非瘟”洗礼后,我国的生猪养殖业在各方面均取得了较大进步,国家的保供稳价、价格预警机制也在不断完善、精进,市场抵御系统性风险的能力逐步增强,相信在2022年中国的生猪产业定将蓬勃发展。

光期农产品研究团队介绍

光大期货农产品研究团队,现有成员4人,团队成员平均工作经验8年以上,均具有丰富的产业服务及期、现投研经验。

农产品研究总监王娜,具有10年以上期货研究及产业客户服务经验。2019年带领团队荣获大商所十大投研团队称号。新华社特约经济分析师,CCTV 经济及新闻频道财经评论员,曾多次代表公司在《经济信息联播》、《环球财经连线》中发表独家评论。

标签:

最近更新

关于我们| 广告报价| 本站动态|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 信息举报|

联系邮箱:905 144 107@qq.com

同花顺经济网 豫ICP备20014643号-14

Copyright©2011-2020  www.thxxw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