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网北京市电力公司12月17日宣布,今冬以来,由于北京地区低温寒冷持续,首都电网负荷屡破冬季极值,预计今冬最大负荷将达到2300万千瓦,其中采暖负荷预计占比可高达44.8%。
为保障居民温暖过冬,国网北京电力采用包括无人机自主巡检、高精度台站录波、“短时接地巡检”功能模块等智能化新技术,实现配电自动化100%覆盖,变“发生故障后被动抢修”为“感知异常后主动消缺”,保障供电安全可靠。
国网北京电力介绍,截至12月14日20时16分,北京电网最大负荷达到2133.3万千瓦,突破冬季历史最大负荷2127.8万千瓦;12月15日20时23分,北京电网用电负荷达2156.4万千瓦,刷新前一日2133.3万千瓦峰值,再创冬季历史新高。
国网北京电力调控中心预测,2020年冬季北京地区最大负荷预计将达到2300万千瓦,同比增长约8.3%,其中采暖负荷预计占比可高达44.8%。
与此同时,北京地区供暖保障客户数量大幅增加,不仅“煤改电”客户增加到130万户,“煤改气”、小区壁挂炉居民、供热站等供暖用户也纳入到重点供电保障范围。
为此,国网北京电力大力推进新技术、新装备应用,持续提升应急保障能力。通过台区智能终端对重点台区运行状态进行24小时监测;应用智能化供电服务指挥系统与配网运检APP,开展度冬运维保障,实现业务穿透管理,现场人员、质量双管控。
国网北京电力应急救援队伍及应急发电车整装待发。
17日一早,在房山区窦店镇输电线路旁,记者看到,随着房山供电公司“飞手”进行“一键起飞”操作。无人机起飞后,即按照规划航线,对输电线路等进行精细化自主巡检,再将采集到的高清图片及视频实时上传至管理平台。国网北京电力设备部专工赵留学表示,他们正在加快对全部输电线路进行激光点云数据采集、航线规划等,年底前将完成100%35千伏及以上输电线路无人机自主巡检全覆盖。“巡视1千米输电线路通道,人工巡检需花费约40分钟,用无人机只需要10分钟,并大大提升巡视效率”,而在崎岖难行的山区,无人机巡检优势更加明显。
国网北京电力设备部配网处处长王志勇介绍:“今年,我们不断升级智能化供电服务指挥系统,创新开发了‘短时接地巡检’功能模块,变发生故障后被动抢修为感知异常后主动消缺,从‘治已病’到‘治未病’,实现对配网线路主动精准运维。”
据悉,从11月9日起,国网北京电力就启动了迎峰度冬值守模式,两级应急指挥中心24小时开启,在全市各区域安排部署抢修队伍258支,抢修人员2500余人,抢修车辆650余辆,发电车125台套。在恶劣天气到来前,能够依据精准气象预报预警系统信息和重要设备分布情况,因地制宜对抢修队伍和应急物资、装备等进行优化部署和合理调配,确保能够及时有效处置各类突发事件,满足应急供电需求。
针对短时无法恢复供电的整村、支线或整线停电突发情况,国网北京电力提前制定了“0.4千伏发电车+升压车”应急供电方案。在条件允许情况下,可将0.4千伏发电车电源经升压车将电压升至10千伏,一次性带出停电线路负荷,将停电影响尽量降到最低。(记者 瞿剑)
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