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8日,民政部举办《“十四五”民政事业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专题新闻发布会。会上,民政部养老服务司副司长李邦华介绍,“十四五”期间,民政部将从三个方面推进基本养老服务,其中,为发展普惠性养老服务,民政部将深化普惠性养老服务改革试点,通过土地、规划、融资、财税、医养结合、人才等政策工具的综合应用,充分发挥市场在养老服务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推动养老服务提质增效,为广大老年人提供价格适中、方便可及、质量可靠的养老服务。
“基本养老服务属于基本公共服务,是以政府为主导推行的养老服务。实现全体老年人享有基本养老服务,是促进老有所养、老有所依的重要方面,也是中国特色养老服务体系的重要内容,建立基本养老服务体系是新时期养老服务工作的重点,”李邦华介绍,“十四五”时期,民政部将推动逐步建立养老服务分类发展、分类管理机制,形成基本养老服务与非基本养老服务互为补充、协同发展的新发展格局;完善兜底性养老服务。健全城乡特困老年人供养服务制度,有集中供养意愿的特困人员全部落实集中供养。深入实施特困供养服务设施(敬老院)改造提升工程,每个县(市、区)至少建有1所以失能、部分失能特困人员专业照护为主的县级供养服务设施(敬老院),基本形成县、乡、村三级农村养老服务兜底保障网络。(记者 蒋梦惟)
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