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股IPO有望实现“破冰”。
证监会第十八届发行审核委员会定于7月16日召开2020年第105次发行审核委员会工作会议,共审核4家企业,其中包括厦门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如果顺利过会,厦门银行有望成为今年登陆A股的首只银行新股。
A股或迎今年首只银行股
记者了解到,厦门银行于2017年就报送了上市申请材料。根据此前发布的招股书,厦门银行计划登陆上交所,拟发行股票总数占发行后总股本的比例不低于10%,且不高于25%。以该行最新总股本计算,此番计划发行规模在3.17亿股至7.92亿股之间。
那么,这家银行的资质如何?
截至2019年末,厦门银行资产总额2469亿元,同比增长6.22%;总负债2313亿元,同比增长5.88%。2019年实现营业收入45.09亿元,同比增长7.73%;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7.11亿元,同比增长21.41%。
资产质量方面,截至2019年末,厦门银行不良贷款率为1.18%,较上年末下降0.15个百分点;拨备覆盖率274.58%,较上年末上升61.75个百分点;资本充足率为15.21%,较上年末有所提升。
“服务两岸”是厦门银行的策略和特色。根据2019年年报,厦门银行直接服务台籍企业718户,其中约有4.8万户台籍零售客户,管理的台籍客户金融资产约35亿元。
这与厦门银行的股东不无关系。截至2019年末,厦门市财政局是厦门银行的最大股东,持股占比20.21%。而台湾第二大金融控股公司富邦金控为其第二大股东,持股占比19.95%。
候场近三年,厦门银行终于等来了上会时刻。如果顺利过会,厦门银行将成为今年首家登陆A股的银行。
截至目前,仍有近20家银行在A股排队候场,大多数停滞在“已预披露更新”的阶段。对比往年,银行股IPO一年过半却颗粒无收的情况并不常见,专家认为,主要原因在于对银行资产的担忧。
“资管新规及其配套政策落地后,一些银行在执行过程中面临种种现实难题,而宏观背景叠加年初的疫情黑天鹅,又使得客群更为下沉的中小银行在资产质量方面承压。”麻袋研究院高级研究员苏筱芮在接受《国际金融报》记者采访时坦言,在风险尚未充分暴露的情形下,监管部门目前对银行IPO保持一种较为审慎的态度。
多家银行启动赴港上市“B计划”
就在厦门银行上会的同日,渤海银行将登陆港交所。对比A股上市“冰封”,H股的上市进程更快。
因补充资本需求急迫,不少银行开启赴港上市“B计划”。除渤海银行外,东莞农商行、新疆汇和银行和威海市商业银行也纷纷明确了赴港IPO的意向。
“严监管下,银行补充资本金的的需求未能充分满足。当其在A股市场上的IPO进程受阻后,自然就会尝试‘曲线’绕道港股。”苏筱芮对此评价道。
其中,全国最年轻的股份行渤海银行进展神速,6月30日开始招股,7月9日正式定价,7月16日将在港交所挂牌上市。
根据招股说明书,渤海银行拟发行28.8亿股,建议招股价每股4.75港元至4.98港元,拟募资136.8亿港元至143.42亿港元。其拟发行价与其每股净资产相当。有消息称,渤海银行香港IPO募资达17.8亿美元,价格定在每股4.8港元,接近指导区间底部。
招股书显示,此次IPO,渤海银行引入9名基石投资者,合计将认购约5.2亿美元(约合40.3亿港元)股份,相当于新发行股份约三成。
根据年报,截至2019年12月31日,渤海银行总资产达11169亿元,在全部全国性股份制上市商业银行中位居第三;实现营业收入284亿元;净利润82亿元,同比增速达15 .7%。
那么,对于急需补充资本的中小银行而言,赴港上市可否成为另一条捷径?
“需要明确的是,过去绕道香港市场的银行股亦面临着交易量低迷、估值较低等窘境,银行还是需要注重修炼内功,关注自身发展和资产质量,这样才能够获取各方认可。”苏筱芮说。
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