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2025年草原保护修复制度体系基本建立 推动草原地区绿色发展
发布时间:2021-04-15 08:42:10 文章来源:科技日报
当前位置: 主页 > 能源 > 正文

近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加强草原保护修复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提出要以完善草原保护修复制度、推进草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主线,加强草原保护管理,推进草原生态修复,促进草原合理利用,改善草原生态状况,推动草原地区绿色发展,为建设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奠定重要基础,标志着草原进入加强保护修复的新阶段。

4月14日,在国家林业和草原局2021年第二季度例行发布会上,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草原司司长唐芳林表示,《意见》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山水林田湖草是一个生命共同体,按照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对草原工作进行顶层设计,提出了新时代加强草原保护修复的指导思想、总体目标、工作措施及保障措施等。

《意见》提出,草原保护修复要坚持4条工作原则:坚持尊重自然,保护优先;坚持系统治理,分区施策;坚持科学利用,绿色发展;坚持政府主导,全民参与。

唐芳林指出,《意见》明确主要目标是:到2025年,草原保护修复制度体系基本建立,草畜矛盾明显缓解,草原退化趋势得到根本遏制,草原综合植被盖度稳定在57%左右,草原生态状况持续改善。到2035年,草原保护修复制度体系更加完善,基本实现草畜平衡,退化草原得到有效治理和修复,草原综合植被盖度稳定在60%左右,草原生态功能和生产功能显著提升,在美丽中国建设中的作用彰显。到本世纪中叶,退化草原得到全面治理和修复,草原生态系统实现良性循环,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新格局。

《意见》从夯实工作基础、加强资源保护、推进生态修复、强化合理利用、完善重要制度等方面提出了12条工作措施。“比如,《意见》提出建立草原调查体系,在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基础上,适时组织开展草原资源专项调查。开展草原监测评价,加强草原监测网络建设。编制草原保护修复利用规划,明确草原功能分区、保护目标和管理措施。落实基本草原保护制度,加大草原保护力度,严厉打击乱开滥垦草原等行为等。”唐芳林说。

唐芳林表示,《意见》从科技、法律、政策、人才队伍等方面提出了4个方面的保障措施。一是提升科技支撑能力,支持草原科技创新,加强草品种选育、草种生产、退化草原植被恢复等关键技术和装备研发推广等。二是完善法律法规体系,加快推动草原法修改,研究制定基本草原保护相关规定,推动地方性法规制修订,健全草原保护修复制度体系,加大草原法律法规贯彻实施力度等。三是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建立健全草原保护修复财政投入保障机制,健全草原生态保护补偿机制,探索开展草原生态价值评估和资产核算等。四是加强管理队伍建设,进一步整合加强、稳定壮大基层草原管理和技术推广队伍,提升监督管理和公共服务能力等。(记者 马爱平)

标签: 草原保护修复制度体系

最近更新

关于我们| 广告报价| 本站动态|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 信息举报|

联系邮箱:905 144 107@qq.com

同花顺经济网 豫ICP备20014643号-14

Copyright©2011-2020  www.thxxw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