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储能装机量未来将大幅增长 2030年实现全面市场化发展
发布时间:2021-04-22 15:10:03 文章来源:中国经济网
当前位置: 主页 > 能源 > 正文

编者按:国家发展改革委昨日发布《关于加快推动新型储能发展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下称“征求意见稿”)。征求意见稿提出,计划到2025年新型储能装机规模达3000万千瓦以上;到2030年,实现新型储能全面市场化发展。受此影响,今日早盘多只相关个股大涨。业内人士认为,征求意见稿提出了具体目标,这意味着未来5年新型储能将在现在基础上大幅增长。多家机构也发布研报称,《征求意见稿》明确装机目标和主体地位,有望解决储能主体市场地位和配套政策缺失痛点,开启市场化新阶段,储能设备供应商和综合能源服务商将率先受益。行业商业模式日益完善以后,储能装机积极性有望提升,产业有望实现健康有序发展。

新型储能装机量未来将大幅增长 2030年实现全面市场化发展

据中国证券报报道,国家发改委4月21日消息,近日,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发布《关于加快推动新型储能发展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明确到2025年,实现新型储能从商业化初期向规模化发展转变,装机规模达3000万千瓦以上,在推动能源领域碳达峰、碳中和过程中发挥显著作用;到2030年,实现新型储能全面市场化发展,装机规模基本满足新型电力系统相应需求,成为能源领域碳达峰、碳中和的关键支撑之一。

《征求意见稿》要求,强化规划引导,鼓励储能多元发展。研究编制新型储能规划,进一步明确“十四五”及中长期新型储能发展目标及重点任务。大力推进电源侧储能项目建设。结合系统实际需求,布局一批配置储能的系统友好型新能源电站项目,通过储能协同优化运行保障新能源高效消纳利用,为电力系统提供容量支撑及一定调峰能力。积极推动电网侧储能合理化布局。通过关键节点布局电网侧储能,提升大规模高比例新能源及大容量直流接入后系统灵活调节能力和安全稳定水平。积极支持用户侧储能多元化发展。鼓励围绕分布式新能源、微电网、大数据中心、5G基站、充电设施、工业园区等其他终端用户,探索储能融合发展新场景等。

《征求意见稿》强调,推动技术进步,壮大储能产业体系。开展前瞻性、系统性、战略性储能关键技术研发,推动关键材料、单元、模块、系统中短板技术攻关,加快实现核心技术自主化。加强产学研用融合。完善储能技术学科专业建设,深化多学科人才交叉培养,打造一批储能技术产教融合创新平台。加快创新成果转化。鼓励开展储能产业化示范、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示范、科技创新(储能)试点示范。增强储能产业竞争力。通过重大项目建设引导提升储能核心技术装备自主可控水平,依托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竞争力的骨干企业,带动产业链建设和完善等。

《征求意见稿》提出,明确新型储能独立市场主体地位。研究建立储能参与中长期交易、现货和辅助服务等各类电力市场的准入条件、交易机制和技术标准,加快推动储能进入并允许同时参与各类电力市场。因地制宜建立完善“按效果付费”的电力辅助服务补偿机制,深化电力辅助服务市场机制,鼓励储能作为独立市场主体参与辅助服务市场。鼓励探索建设共享储能。健全新型储能价格机制,建立电网侧独立储能电站容量电价机制,逐步推动储能电站参与电力市场;研究探索将电网替代性储能设施成本收益纳入输配电价回收。完善峰谷电价政策,为用户侧储能发展创造更大空间。健全“新能源+储能”项目激励机制。对于配套建设新型储能的新能源发电项目,动态评估其系统价值和技术水平,可在竞争性配置、项目核准(备案)、并网时序、系统调度运行安排、保障利用小时数、电力辅助服务补偿考核等方面给予适当倾斜。

《征求意见稿》表示,推动设立储能发展基金,支持主流新型储能技术产业化示范;有效利用现有中央预算内专项等资金渠道,积极支持新型储能关键技术装备产业化及应用项目。加大支持新型储能发展的财政、金融、税收、土地等政策力度。鼓励地方政府和有关企业建设各类新型储能平台,并向社会有序开放和提供公共服务,保障产业创新协调共享发展。鼓励各地研究出台相关改革举措、开展改革试点,在深入探索储能技术路线、创新商业模式等的基础上,研究建立合理的储能成本分摊和疏导机制。

另据上海证券报称,《2021年储能产业研究白皮书》显示,截至2020年底,中国已投运储能项目累计装机规模35.6吉瓦(1吉瓦=100万千瓦)。业内人士认为,征求意见稿提出了具体目标,这意味着未来5年新型储能将在现在基础上大幅增长。

“此次征求意见稿对行业构成利好,还有很多具体落地的信息,如在哪些位置设置储能,原有旧电站改造成储能电站等,这些提法都在增加储能设置的场景。”比亚迪电力科学研究院院长尹韶文对上海证券报记者表示。

储能产业链丞待融合 政策将引导、鼓励各地区多元发展

第一财经报道称,储能概念股今日早盘走强,动力源、圣阳股份涨停,智光电气涨、派能科技、南都电源等跟涨。

中信证券研报认为,《征求意见稿》明确装机目标和主体地位,储能行业迎政策利好,有望解决储能主体市场地位和配套政策缺失痛点,开启市场化新阶段,储能设备供应商和综合能源服务商率先受益。推荐,电池环节:宁德时代、比亚迪(A+H)、亿纬锂能、恩捷股份、德方纳米等;逆变器环节:建议关注阳关电源、固德威、锦浪科技等;系统环节,建议关注永福股份、科士达、派能科技等;综合能源系统领域推荐国电南瑞,建议关注涪陵电力。中长期看氢储能应用有望加速,绿氢成本有望下降,利好燃料电池等氢能利用设备,推荐亿华通、东方电气(A+H)。

安信证券指出,在考虑储能系统成本下降后,测算2021-2025年储能系统的市场空间将分别达到2016、2946、3824、4617和5748亿元,年均增速有望达到46.28%。2025年全球电力系统用电化学储能市场规模预计超5000亿,成长空间广阔。重点推荐电池储能系统领先企业派能科技、宁德时代,储能逆变器领先企业固德威以及国内储能系统集成和储能逆变器龙头阳光电源;建议关注比亚迪、科士达、国轩高科、亿纬锂能、南都电源、星云股份等。

川财证券认为,行业商业模式日益完善以后,储能装机积极性有望提升,产业有望实现健康有序发展。相关标的:(1)储能电池相关标的:宁德时代、鹏辉能源、派能科技、亿纬锂能;(2)逆变器标的:阳光电源、固德威;(3)正极材料标的:德方纳米、富临精工。

21世纪经济报道称,储能是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促进能源绿色低碳转型的重要装备基础和关键支撑技术。我国从2009年开始关注储能产业发展,国家发改委、科技部、工信部等部委为储能产业设立了专项基金,也曾纳入原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原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的科研项目中。

2010年,储能产业发展《可再生能源法修正案》中第一次被提到。2016年“十三五”规划中能源行业八大重点工程就提到了能源储备设施,提出要加快推进光热发电、大规模储能等技术研发应用。

此次两部委在编制说明中强调,“十三五”以来,我国新型储能已经发展取得重要进展,基本实现了由研发示范向商业化初期过渡。

但同时储能存在缺乏国家层面宏观规划引导、备案和并网管理流程不明确不规范、缺乏长期性稳定性激励、建设和调度运行不衔接不协调、现有标准体系不健全等问题,难以支撑“十四五”新型储能规模化发展。

4月21日上午举办的“十四五”储能产业发展暨国家电力储能技术标准论坛上,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专职副理事长王志轩表示,目前我国的储能产业还没有形成一般意义上的商业盈利模式,这是因为我国储能行业还处在技术和商业模式的初期阶段,且储能涉及的煤、电甚至汽车等行业、专业之间还存在一定的壁垒,有待融合。

另一方面,储能领域虽然已经有了大量的试点示范,但依旧需要在实验室中得到可靠的验证结果再投入进实际的工程之中,这需要时间。

国网能源研究院副院长蒋莉萍表示,目前的挑战主要存在于政策方面,各地方出台的储能政策大部分是引导、鼓励性的,缺乏可操作性的实施细则。“这两年跟储能相关的政策能够达到一百多项。现有的电站调节灵活性严重不足,需要大规模储能补充。虽然政策出的很快,但是配套实施细则确实很慢。”蒋莉萍说道。

为更好地引导、鼓励储能多元发展,《征求意见稿》提出研究编制新型储能规划,要求省级能源主管部门开展新型储能专项规划研究,提出各地区规模及项目布局。

同时,《征求意见稿》还从电源侧、电网侧和用户侧出发,提出了规划建设跨区输送的大型清洁能源基地、探索利用退役火电机组的既有厂址和输变电设施建设储能或风光储设施、围绕重要负荷用户需求建设移动式或固定式储能、聚合利用分散式储能设施等要求。

标签: 新型储能装机量 市场化

最近更新

关于我们| 广告报价| 本站动态|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 信息举报|

联系邮箱:905 144 107@qq.com

同花顺经济网 豫ICP备20014643号-14

Copyright©2011-2020  www.thxxw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