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动力煤行情回顾
5月份以来,动力煤期货盘面行情走势是一个波澜壮阔的“倒V”行情,5月份前半个月延续4月低的跌势快速拉升至956.8元的高位后,又再后半月迅速回落至730元附近的位置震荡。如同“过山车”一般急涨急跌的单边行情非常罕见,幅度之大、速度之快,可以说在动力煤上市以来前所未有。
截止5月26日收盘主力合约报价726元/吨,较月初下跌了123.8元,跌幅达到了10%。成交持仓量方面,总持仓量24.89万手,较月初持仓量减少了186559手;总成交量22.43万手,较上月减少了260538手。
二、宏观:黑色板块领涨大宗商品
今年随着疫苗接种的推进、疫情的好转以及美国政府持续推出的经济刺激政策使全球经济逐步共振复苏增长,经济数据持续好转,也促使通胀预期的加强。从下图可以看出,一季度美国的通胀预期持续上升,4月份起高位震荡。全球大宗商品,如:原油、铁矿石和铜的价格都随通胀有不同程度的走高。随着全球通胀的扩散,国内的通胀也温和上涨,一季度PPI和CPI的同比持续上升,4月份最新数据来看,PPI同比增幅扩大至6.8%,CPI也由负转正后上升至至0.9%。叠加国内“碳中和”的宏观大前提下,供需矛盾显著的动力煤价格从3月起开始上涨,始终处于历史高位。
而从3月末起,动力煤涨幅不仅没有收窄,反而开始扩大,走势趋陡。从前期报告:政策管控下黑色系商品调整深度持续增加中提到国内大宗商品期货价格不断上涨,尤其以螺纹钢、热卷、铁矿石、动力煤、焦煤、焦炭、玻璃等黑色系相关期货品种为首的涨幅最明显。5月10日,黑色系商品期货现涨停潮,三家交易所纷纷发布通知提示市场风险,调整涨跌停板幅度、交易手续费或交易保证金标准,意在为市场降温,缓解大宗商品价格过快上涨的局面。
国家高层在最近两个月内同样不断加强对大宗商品价格上涨的关注,5月中旬起更是加强市场监管,无论是地方政府约谈企业,还是国常会在7天内两次“点名”大宗商品涨价,甚至直接发布警告,都是针对大宗商品价格过快上涨问题,矛头对准打压市场投机行为。国常会在19日进一步明确了三项措施,即多种措施并举加强供需双向调节、加强市场监管,以及保持货币政策稳定性和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合理引导市场预期。
三、供应:政策的两难使供应难有增量
在5月份疯狂涨势之前,4月上旬发改委已经召集大型煤电及相关企业召开会议,会议提出由于一季度煤炭价格过高,要求各煤矿生产企业按照冬季最高产量组织生产。政策传导至落地是需要时间的,产区对政策的口头反映略有钝化,可谓“远水解不了近渴”。但是,还没有等政策落地,4月份山西赤峪煤矿、贵州东风煤矿以及新疆丰源煤矿连续发生的三起矿难使增产保供政策的落实蒙上了阴影,迫使煤矿安全检查升级。三大产区中,山西部分煤矿停产整顿,内蒙古部门煤矿停发煤管票一周,陕西以分局监察为主、省局抽查为辅的方式,对全省所有生产煤矿进行超能力生产监察。产区煤矿都按照核定产能生产,供应有小幅收紧。同时,环保检查也开始逐步介入,安全环保检查的常态化使供应难有增量。根据数据显示,4月份我国煤炭产量3.2亿吨左右,同比下降1.8%,环比下降5.4%。另一方面,“碳中和”的背景下,新增产能的投资意愿有减弱的迹象,许多新建或扩建的煤矿进度放缓,像行业内较为期待的“郭家滩”、“巴拉素”等大矿需要一定时间建完投产,预计至少明年才有产量释放。
同时进口方面,海关总署的数据显示,2021年1-4月中国煤及褐煤进口量9013万吨,同比下降28.8%。主要进口国由于澳煤禁止进口的原因,更集中于印度尼西亚,在2021年印尼煤的动力煤进口量占动力煤总进口量的60%-80%以上。经过时间和行情的考验后,我国进口限制制度有了更多经验,国家以及下游终端分配进口额度更加合理,类似于去年分配不匀导致上半年进口量大幅高于下半年的情况出现的可能性降低。而今年进口同比有较大幅度的降低也是由于去年进口量基数过大导致。
值得注意的是,澳煤以高卡煤为主,而印尼煤多数为低卡煤,所以印尼煤并不能完全替代澳煤,而澳煤的禁止使进口煤的结构性发生变化,高卡煤短缺。现如今主要以增加哥伦比亚的煤炭来补充部分高卡煤的需求。但是由于与澳煤、印尼煤等传统煤炭供应国家比,哥伦比亚海运时间更长,不受中国买家的喜爱。且近期海运费在高位徘徊,价格优势有所下降。
四、需求:需求持续释放,电厂面临夏季补库高峰
在全球挣扎于疫情危机之时,由于中国疫情控制得当,成为世界供应链的中流砥柱,经济持续向好,用电需求也有显著提升。根据中电联的数据,1-4月,全国全社会用电量25581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9.1%,其中,4月份全国全社会用电量6361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3.2%。分产业看,1-4月,第一产业用电量283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3.8%,占全社会用电量的比重为1.1%;第二产业用电量17074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0.7%,占全社会用电量的比重为66.7%;第三产业用电量4379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9.0%,占全社会用电量的比重为17.1%;城乡居民生活用电量3845亿千瓦时,同比增长3.8%,占全社会用电量的比重为15.0%。从数据不难看出,第二产业占全社会用电量的比重最高,对全社会用电量的增速贡献最大,说明下游工业需求持续释放。
在一季度专题报告:从季节性规律看动力煤上半年价格走势中提到:我国的用电需求有着非常强的季节性规律,每年春节期间是我国用电需求的最低谷,3月集中复工形成用电量一个小高峰,4月份小幅回落,5至8月份用电量持续攀升,7、8月份出现全年重要的夏季用电高峰,9至10月回落,11—1月用电量再度回升,12、1月出现冬季用电高峰。所以,5月份用电量或有明显增加。所以从电厂角度而言,随着夏季来临,南方气温上升较快,居民用电需求增加,可以从图中看出电厂日耗快速上涨,用电负荷快速攀升。而电厂库存需求并没有达到满意的位置,仍有补库空间。虽然但受政策影响,电厂采购积极性放缓,但补库高峰在即,短期对煤价有支撑。
五、后市展望
前期大宗商品价格过快上涨,虽有碳减排、碳中和大背景下供需矛盾的加持,但上涨速度过快也的确反应存在一些非理性因素的干扰。资金助推和期货拉涨,使现货价格愈加疯狂。当前对动力煤市场影响最大的是供给端,而供应端最大的不确定性即在于政策。由于前期涨幅不断放大导致供需错配前提下,国家加强对大宗商品价格的管控,市场情绪快速降温,政策性保供稳价是当前最大的影响因素,但是由于安全环保政策的矛盾性,动力煤的内产难有亮眼的增量。而作为提供供给弹性的进口量,或将成为重要关注目标,如进口指标的放量或者澳煤进口的开放等。而随着动力煤需求高峰的来临,预计短期动力煤价格仍将延续调整态势,下探的动力不足,在进口政策不变的前提下,价格或有回升。
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