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掘本土优势 抢占国际市场 与科技创新共振 游戏产业焕发新动能
发布时间:2023-02-23 10:11:04 文章来源:中国商报
当前位置: 主页 > 资讯 > 国内 > 正文

从虚拟世界到现实世界,游戏正在显现出极强的赋能带动作用,在与前沿科技、高新产业(300832)的充分融合中,成为拓宽社会经济发展空间的新动能。图为市民在第三届国际动漫游戏产业博览会上体验VR游戏。

CNSPHOTO提供


(资料图)

近日,以“奋进十年路,再搏新征程”为主题的2022年度中国游戏产业年会在广州举行。来自政府、学界、行业的权威人士,就相关议题集中探讨,探索中国游戏产业高质量发展之道。与会嘉宾认为,随着越来越多推进游戏技术成果转化和产业化的实践案例涌现,一个以游戏技术为底座的数实融合生态圈正在加速形成。

1

产业或进入存量市场

上述年会发布的《2022中国游戏产业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显示,2022年中国游戏市场实际销售收入2658.84亿元,同比下降10.33%;中国游戏用户规模为6.64亿,同比下降0.33%。中国音像与数字出版协会第一副理事长、中国音数协游戏工委主任委员张毅君表示,产业发展大概率进入存量市场。

报告统计显示,2022年在国内市场中,移动游戏实际销售收入在总收入中占比72.61%,出现近五年以来首次下滑;客户端游戏占比23.08%,略高于上一年。2022年中国移动(600941)游戏市场实际销售收入1930.58亿元,同比下降14.4%;移动游戏用户规模6.54亿,同比下降0.23%,用户增长已趋向停滞。

张毅君分析,疫情造成整体市场低迷,电子竞技由于缺少爆款新品,市场收入下滑在所难免。近三年,客户端游戏市场份额逐年增长,在行业整体不景气背景下展现出较好发展态势;网页游戏则已连续7年下滑,市场份额进一步萎缩。从数据看,广告变现仍为收入主要来源,但与上年相比,广告变现占总收入比例有所降低。

张毅君表示,由于游戏行业长管长严已是常态,挑战与机遇并存特征更加突出,但我国游戏产业精品化、高质量健康发展的趋势不会改变。随着疫情防控进入新阶段,游戏产业从行业资源到用户消费意愿与能力,都有望迎来触底后的反弹。此外,我国部分游戏企业经历了前些年飞速发展的积累后,在资金、人才、项目等方面有所储备,已经具备一定抵御风险的能力。

2

新赛道焕发新力量

从虚拟世界到现实世界,游戏正在显现出极强的赋能带动作用,在与前沿科技、高新产业的充分融合中,成为拓宽社会经济发展空间的新动能。从量的拓展到质的升级,数字经济的全新生态正在形成,而作为数字经济的参与者、受益者,数字游戏正焕发着产业和生态的新力量。

“游戏作为实现科技强国的重要助力,价值愈加凸显。”中国音像与数字出版协会常务副理事长兼秘书长敖然指出,游戏的科技属性,可以带来共振效应,即游戏与科技创新之间的共振、游戏科技与外部实体产业的共振、游戏与科技领域基础建设,尤其是科技人才队伍建设的共振。他指出,近年来业界正逐渐形成共识,游戏作为复合型的文化内容产品,既有天然的文化属性,也有深厚的科技属性,并基于这两类属性,正在不断丰富其经济属性,成为支持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融合发展的驱动器。

《游戏科技能力与科技价值研究报告》显示,62%受访者认可游戏科技对国家技术创新能力的作用,81%的受访者认同游戏促进了AI技术的发展,91.4%的大众调研者认为游戏科技对实体领域有推动作用,81%的行业受访者认可游戏产业的人才供给和就业容纳能力。

游戏科技对于加速虚实融合、布局下一代互联网至关重要。中国工程院院士、深圳大学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院长丁文华从“复合宇宙”的视角,探讨了以游戏为代表的数字内容产业在未来技术体系中的可能性时指出,在复合宇宙的入口装置、数字环境、数字化身等要素的构建中,游戏将提供重要的技术支撑和应用场景。

中科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余江研究员认为,以游戏引擎技术、AR/VR/MR等为代表的新一代数字内容科技,具有高智能、高交互以及高拟真的突出特征,将给我国未来的产业科技创新方式带来宝贵的创造力、影响力与想象力,有望助推当前的“数实融合”迈向新高度。“新一代数字内容科技应用范围已经拓展至医学、教育、制造设计等领域,在新领域新赛道持续构建‘超级数字场景’。”

据悉,游戏打造的数字场景,正在不断接近、逐步替代实体场景,为更多新技术的应用转化提供“实验场”,保障了安全性,降低了试错成本,将提高新技术通过“死亡之谷”的存活率。同时,游戏将成为更多科技创新的基础环境。游戏为科技创新营造了相互启迪、相互促进的基础环境。

3

寻求海外发展空间

在互联网监管严、版号及未成年人游戏政策收紧、国内人口红利见顶等趋势下,出海成为了诸多中国游戏公司新的布局方向和战略选择。当然,出海选择背后也有着其他的驱动因素将中国游戏公司“赶向”海外。

2022年,受全球经济环境收缩的影响,海外部分国家加强了对于进口游戏的监管,地缘政治和国际冲突加剧了出海的风险。全球性的通货膨胀、汇率波动等问题,也对我国游戏企业出海带来了一些新的问题和挑战。

《2022年中国游戏出海情况报告》显示,2022年,全球游戏市场的规模出现下降。全球游戏市场规模约为11107.6亿元,同比下降6.96%;全球移动游戏市场规模约为5945.19亿元,同比下降10.26%。

在此背景下,中国游戏企业出海面临着本地化难度高、国际环境变化、海外法律政策变化、海外渠道、海外竞争加剧等问题。

而这些难点直接反映在了2022年的出海营收数据中。报告数据显示,2022年中国自主研发游戏在海外市场的实际销售收入出现了2018年来首次下降,为173.46亿美元,同比下降3.7%。

此外,在多个出海目的地中,中国出海移动游戏的收入增速也出现了下降,这些国家分别为美国、日本、韩国、德国与英国。其中,德国与英国收入增速下滑比例较大,其2022年增速分别为-15.7%与-16.7%。

收入构成方面,报告中提到,2022年中国移动游戏的出海游戏收入前三名国家为美国、日本以及韩国,收入占比分别为32.31%、17.12%、6.97%。

虽然部分指标出现了下降趋势,但出海仍然是国内游戏厂商的重要路径。敖然指出,2022年,中国游戏企业出海虽面临或多或少的挑战,但长期向好的趋势没有改变,中国游戏在海外市场仍然具有发展空间。

值得关注的是,国产游戏产品以及出海发行商的数量在部分重要出海国家中均出现了一定增长。

报告显示,在全球重要出海移动游戏市场流水TOP100的产品中,美国、日本、英国、德国市场中的国产游戏产品数量实现了连续两年增长,日本、英国、德国市场的中国海外发行商数量也呈增长态势。

敖然指出,这意味着我国“走出去”的产品更多,面向海外市场的游戏企业的参与程度更高,但“竞争也更加激烈”。

在谈及游戏出海的未来发展趋势时,敖然认为,从全球游戏市场的发展情况来看,中东、非洲、东南亚、拉美等地区的新兴游戏市场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有望成为中国出海游戏的增长点;从国内产业建设角度,游戏企业积极推动出海,出海相关的配套服务在各方的支持下正在逐步建立,游戏出海的生态链有望进一步成熟;从游戏产品的角度,海外市场的用户偏好也在发生变化,IP改编游戏、休闲类游戏等游戏产品的分赛道上存在着出海发展的机会。

标签: 同比下降 销售收入 科技创新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