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价格战”和“价值战”,消费者对哪个更买账 当前滚动
发布时间:2023-03-30 07:05:45 文章来源:中国新闻周刊
当前位置: 主页 > 资讯 > 国内 > 正文

所谓品牌效应

2023年3月,从湖北开始席卷全国汽车市场的价格战如火如荼,让汽车这一仅次于房产的大宗消费品,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全民热议。

事实上,这场价格战早在今年1月就由特斯拉率先打响,且降价压力旋即传导到了几乎全部新能源车型。可这波新能源车型降价并没有引起太多关注,一如此前新能源车型因补贴退出导致涨价未引发热议一样。


(资料图)

抛却复杂的原因,从结果来看,霸占汽车版块新闻头条多年、深谙互联网时代营销之道的新能源车企,在这一轮价格战中都输给了一句带有地域限制的“降价9万元”大甩卖。

一个即使在业内正在被边缘化的品牌,凭借着“降价9万元”“22万元的车12万元可买”这样直白的非官方描述,话题度直接冲到了“顶流”。作为一名汽车记者,从业十几年来我从未见到过这样的场景:3月12日该品牌武汉4S店里,许多消费者对于所购车型除了优惠数万元以及最终价格之外,知之甚少。我第一次在4S店听到正在下单的消费者向工作人员询问,这是什么品牌的车?多大排量?有哪些配置?时常在汽车4S店走访和采访的我,颇觉震撼。

在车展现场,甚至于在商场的展厅,都不乏有人问过同样的问题,但那是几乎都是游客发出的询问,而非正下单的消费者。毕竟,常规情况下很少有人会到4S店闲逛,即便是随便走走,大多也对品牌略知一二。

相较平时购买大宗消费品时的反复对比,这一次在武汉看到的许多消费者,堪称痛快。他们心里有着精明却朴素的消费观:一款敢定价20多万元的车各方面不会太差,现在因为种种原因不好卖而降价9万元,这是天降的大“馅饼”,下手慢就被别人抢走了。下单之后得知购买的车是中法合资车,生产企业又是湖北当地的,消费者们更放心了。

所谓品牌效应,在巨大的价格落差面前,不堪一击。

大多数品牌,并没有建立起很高的溢价能力,在市场竞争越来越充分的背景下,“水分”的存在,只会让品牌加速被淘汰。众多大众化车型对于消费者而言,其品牌所代表的,只是一份安全感。而在这份安全感之前,更重要的是价格要与价值相匹配,一辆车最原始的价值,仍是可以替代的交通工具之一。至少到目前为止,对于大多数消费者而言,车辆的价值既不是生活方式,也不是智能配置。

而这一次的汽车价格战,除了会引来更多消费者的观望外,不知能让多少品牌清醒过来。

发于2023.4.3总第1086期《》杂志

从汽车价格战透视消费者行为

标签: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