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自贸区累计新增企业9.1万家 营商环境频获点赞
发布时间:2022-08-29 11:10:41 文章来源:中国商报
当前位置: 主页 > 资讯 > 国内 > 正文

自由贸易试验区是我国改革开放的“试验田”,是我国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的重要窗口。近日,记者在实地走访中了解到,自2017年4月挂牌成立五年以来,湖北自由贸易试验区坚持大胆试、大胆闯,累计形成了一大批制度创新成果得以复制推广。

“试验田”成果丰硕

2017年4月,中国(湖北)自由贸易试验区挂牌运行,规划面积120平方公里,涵盖武汉、襄阳、宜昌三个片区。

挂牌五年以来,武汉片区大力发展以光电子信息、生物医药为代表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光纤光缆市场在全球占有率达25%;襄阳片区已初步形成汽车及零部件、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等10个特色产业集群,正全力建设“中国新能源汽车之都”;宜昌片区形成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两大现代产业集群,在多个细分领域夺得“单项冠军”。

“截至6月,今年湖北自贸区累计新增企业9.1万家,是原有存量的3.3倍;实际使用外资(地方统计口径)84.1亿美元,以全省0.065%的面积贡献了全省同期30%的外贸额、13.1%的外资额,累计外贸进出口6629亿元。加大首创性改革力度,累计形成253项制度创新成果,其中27项经国务院等批准在全国复制推广。”湖北省商务厅副厅长陈华荣表示。

为了吸引更多优秀人才,推动“楚才在鄂”优势率先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湖北自贸区试行激发人才创新创业活力的“人才六条”,2021年首次以省政府名义向520名高端人才兑现1.11亿元专项奖励,惠及117家企业,其中84%为光电子信息、大健康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关联企业。

营商环境频获点赞

除了“试验田”成果丰硕,不少受访代表坦言,湖北自贸试验区优越的营商环境使得企业迅速落地并茁壮成长。

“两年来,我们在湖北和武汉优越的营商环境中倍感温暖,从企业落户、政策支持到员工住房,自贸区相关部门事无巨细,为企业保驾护航。”霍盛工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企业负责人介绍道。

2020年3月,霍盛工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在武汉片区注册成立,借助湖北人才和市场优势推动科技创新,霍尼韦尔在湖北和武汉成功地建立和拓展了业务。

可观的市场规模、齐全的产业配套和完善的基础设施都是吸引外资的重要因素。

除了吸引更多外资项目“走进来”,湖北自贸试验区同时也助力国内企业更好地“走出去”。近年来,受全球疫情影响,外贸集装箱大多滞留在海外无法返回,中欧班列在武汉、郑州和西安出口始发车站的集装箱需求量较大。

“为解决外贸企业面临的出口集装箱‘一箱难求’、出口运费剧增的困难,襄阳自贸片区及襄阳海关充分发挥自贸区改革创新优势,创新采用新造集装箱,集装箱本地结关交付和‘新箱+货物’组货出口模式,使得公司的集装箱在襄阳地区办理出口强制结关的难题得到了彻底解决。”金鹰重工董事会秘书崔军告诉中国商报记者。

持续释放制度红利

五年以来,湖北自贸试验区充分实现“制度红利”与“产业功能”的叠加,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技术产业集群式发展提供了新的动能。下一步,如何持续释放发展潜力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

在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工商管理学院、中国(湖北)自贸试验区研究院院长钱学锋看来,从未来改革发展方向而言,顶层设计层面应通过创新制度性要素供给,构建稳链、强链、补链、延链“四位一体”产业链稳健发展生态。在具体实施路径方面,三大片区要结合自身产业形态,精准施策,错位发展。在建设先行区框架下,通过制度创新形成全省范围内可复制推广经验,推动“三高地、两基地”建设,助力建设现代产业体系。

截至目前,湖北自贸试验区已涌现出多个全球、全国首创。例如,全球首款128层三维闪存芯片、全球首款磁控胶囊内镜机器人、全球最大尺寸光纤预制棒、全球首个互联网业务感知和内容识别国际标准、全国第一条主攻折叠显示屏6代柔性显示面板生产线等。

湖北省商务厅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湖北自贸区将加强改革集成探索,加大压力测试力度,加快双向开放步伐,努力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的自由贸易园区;建立“自贸区+联动区+协同区”三位一体的开放发展新体系,与综保区、临空区和各类口岸实现“通道+枢纽+产业”融合发展,推动光电子信息、汽车、生物医药等重点产业全产业链创新发展,凝心聚力建设湖北自贸区升级版。(本报记者贺阳)

标签: 营商环境频获点赞 自由贸易试验区 中国新能源汽车之都

最近更新

关于我们| 广告报价| 本站动态|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 信息举报|

联系邮箱:55 16 53 8 @qq.com

同花经济网 京ICP备2021034106号-50

Copyright©2011-2020  www.thxxw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