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即时看!多措并举 焐热考古的“冷板凳”
发布时间:2022-09-28 19:56:29 文章来源:扬子晚报网
当前位置: 主页 > 资讯 > 国内 > 正文


【资料图】

近日,敦煌研究院考古研究所一个考古事业编的岗位仅有五六人报名,最后竟无人应试一事引发关注。“如何破解敦煌研究院招人困境”,成为各方讨论的焦点。

敦煌莫高窟是世界文化遗产,绝美的壁画既是见证历史的文化遗存,也是滋养精神血脉的宝贵财富,守护它们需要一定的专业能力。有业内人士分析这次无人应试的原因,可能是敦煌地理位置偏远、气候条件和环境不理想、招聘和工作要求严格等因素的影响。一些客观条件无法改变,但其它问题可以按照实际情况逐个击破。一方面,不妨根据不同岗位需求,探索适度放宽部分招聘标准,尽可能让热爱文保事业、心系敦煌的人才能够参与进来;另一方面,也要提供与工作内容、强度相匹配的薪资待遇,保障好文保工作者的工作与生活,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让他们全心全意投身文保工作。

从更大层面来看,敦煌研究院考古研究所面临的困境,折射出了我国文保人才不足的现状。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底,全国共有国有可移动文物1.08亿件(套),不可移动文物76.7万处,但全行业从业人员只有17.57万人。文物之多,对专业人才需求量之大,对应的却是相应人才供给的不足,这是行业面临的一个难题,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想办法。

吸引和培养文保人才,首先得破解考古专业招生难的环节,这需要厚植文化情怀。近年来,从纪录片到综艺节目,从新闻报道到文物周边,考古文保话题屡屡“破圈”的背后,正是我们满满的文化自信与文化认同。全社会对考古工作的了解认知日渐增强,越来越多人看见其价值所在,也就会有更多人尤其是年轻人愿意学习这一专业、参与到这一工作中来。

培育和输送文保人才,则需要解决考古岗位招聘难、留人难的问题。从事考古,需要耐得住性子,离不开理想情怀,但在此基础上,也要给予充足的支持。支持不仅仅是指薪资,更要全方位改善工作生活条件、完善人才激励机制、搭建科研交流平台等。不仅要让文保人才进得来,更要确保他们留得住、干得好。给人才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不断提高考古人才专业化水平,才能保持考古人才队伍稳定。

1921年10月,河南省渑池县仰韶遗址发掘,揭开了中国现代考古学的序幕。百年过去,我国在考古领域取得重大突破,人才规模也随之不断扩大。多措并举、绵绵用力,焐热考古的“冷板凳”,才能让文保工作有源源不断的新动力(300152),让文化遗产不断绽放新光彩,更好赓续中华文脉、光耀复兴之路。

(文丨董竹)

标签: 敦煌研究院 专业人才 气候条件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