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张彦宗
南方周末近日报道,山东临沂市罗庄区、蒙阴县等多个县区具有高中教师资格证的小学老师,正被调配去到高中任教。有学校通知,2032年之前,该区有高中教师资格证的老师,都要到高中长期任教或短期轮岗交流。不止临沂,福建、宁夏、江西、新疆等地,都已发布教师跨学段转岗公告。
小学老师到高中任教,一大现实原因是小学招生人数锐减,小学教师过剩,同时,2016年放开二胎后在小高峰期出生的人,将像潮汐一样依次形成初中和高中阶段的规模效应,到2032年,这些孩子正好就读高一。在这种情况下,调配教师资源,跟得上这波显而易见的学生潮,就成为各省市的同一个问题,跨学段调配师资无可避免成为通行手段。
(资料图)
资料图
另外也是因为,各地在编教师队伍能进不能出,减员增效在教师这一庞大的事业编群体很难推动。日前,江西吉安永新县各小学已经不再续聘非编老师,湖北鄂州停招小学老师,但要说裁减在编老师,从很多方面来说都是难以想象的。教师资源必须以变应变,只能让在编老师在本地教育系统流动起来。
在临沂往高中调配小学老师之前,江西吉安永新县被曝把农村小学老师往农村中学调,前提当然是有中学教师资格证,一些老师不愿意教农村初中,消极应对,哪料笔试考1分,也仍被抓了壮丁。临沂往高中调小学、初中老师,虽说前提条件是35周岁以下且有高中教师资格证,但这种激进路线确实吓到了人。
一个反驳的理由是,小学老师与高中老师的教学任务完全不一样,学科难易程度也很不同。会教小学数学题的,不一定会做高中数学题。而且高中要考虑高考,升学目标明确,教学压力也很大,教惯了小学的老师能不能适应?有没有能力适应?但在眼下的节骨眼上,这些适配性问题似乎不在决策者的考虑之列。
当然是不是适配,要看具体人,南方周末就报道有转岗教高中的初中老师不适应,不光失去了乡镇补贴、课后服务费等2000多元收入,教学上对自己也没有信心,担心“有的题学生能解出来,她反而解不出来”。也有一些崇尚经验主义的人说,只要带过一届高中,小学老师也能很好适应,这种只能强调个人经验的转岗成败,似乎也不好展开。
对小学老师来说,很可能不是适应与否的问题,而是到了某个时间节点根本没得选,因为不选就只能接受收入下降、前途无望的未来。而放手一搏,说不定能在高中年级喘口气,不用在小学阶段“卷到死”。既然知道老师没得选,地方教育部门应该早做安排,为跨学段转岗的工作做好铺垫,为所有小学老师提供B计划。
资料图,图文无关
这些可以做在前头的工作,教育部门是清楚的,比如举行师资能力培训,做好所有教师上升转岗的兜底培养方案,任君挑选,而不是事到临头,才通知小学课堂里的老师们第二天就去某初中、某高中报到。很多不愿意跨学段转岗的老师是考虑收入,但如果不得不选择转岗,事前有针对性的培训,总能让老师和学生都不至于太慌。
这中间其实没有什么大道理可言,也没有什么高深理论,既然少子化的时代压力具体地落在了在编小学老师头上,最理想的结果是,别让他们被压垮,而是尽可能地让跨学段转岗机制成熟运转起来。即使眼下都是急就章或应急举措,可总要回到把跨学段转岗当成一门教育科学、把老师们当成人而不只是资源的正常状态。
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