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息了,你怎么还不买房?
发布时间:2022-05-17 10:38:59 文章来源:力哥说理财
当前位置: 主页 > 资讯 > 聚焦 > 正文

最近,央行出了个通知,首套房最低利率可在LPR基准上最多下调0.2%。

现在5年期以上LPR4.6%,意味着首套房利率最低只要4.4%。

贷款100万,等额本息30年还清,降息0.2%,月供能减少120元左右,合计节息4万多。

还不明白LPR是啥,对我们房贷有何影响,可看力哥之前科普贴:

《一周后,你的房贷将有大变化!》

央行的态度,是个很重要的风向标。

现在经济形势,大家都懂,只是4月社融数据出来后,还是把很多人吓了一跳。

一是居民和企业新增贷款断崖式下跌。

消费贷和经营贷一般是中短期贷款,本身波动很大,经济不好时,偶尔负增长不意外。

但房贷也大幅负增长,就很罕见了。

这不仅说明,贷款买房的增量客户快速减少,大量存量客户看形势不妙,手里有点钱,都急着提前还贷,导致总量负增长。

后一条,力哥多少也有“贡献”。

去年以来,我多次提示大家在合适情况下,可考虑“提前还贷”。

我本人在去年初和今年初,先后把我妈和我自己名下的房贷都提前还了,理由也写过——

《打脸!力哥居然提前还贷了!》

《老乡,我先撤了……》

二是与之对应的,M2却还在增长,居民存款则大幅增加。

两数据合在一起看,答案很清晰:

政府意识到经济下行压力较大,松货币松信用,希望居民/企业扩大消费/投资,

但居民/企业不买账,没钱的不敢借钱,有钱的也不敢随意消费/投资,都倾向减少负债(提前还贷),增加储蓄,导致增量货币在金融系统中“空转”,没有解决实体经济问题……

这些现象背后更根本的原因,来自对未来可持续收入下滑的担忧。

4月还有个官方数据,全国城镇青年调查失业率达到18.2%,超过2020年第一波疫情时高峰,创历史新高。

注意,这里说的是“调查失业率”,只统计“有城市户口”且“做了官方登记”的失业人口,然后数据也创新高了……

于是就想,居民不敢放手买买买,企业被动不动的停产停业吓坏了,不敢再贷款投资,那还是拿出夜壶,刺激下房地产消费吧。

此前,很多地方都放松了楼市调控,不乏郑州、青岛、重庆、长沙、南京这样的强二线。

什么房子上线出租就能破限购,养二孩就能多买房……各种令人拍案叫绝的神奇脑回路都出现了。

本来力哥想写,但觉得未来这种操作肯定越来越多,不急于一时。

这次央行刺激政策,可视为中央层面对房地产态度的大转变。

看上面都这么做了,下面肯定会层层加码,大家可以期待未来地方更多政策~

当然,再担心经济,“房住不炒”底线还是不能破~

所以减的依然是首套房利率,二套房,还是被限制(暂时)~

问题来了:降息了,你怎么还不买房?

政策端看,刺激购房,无非两个办法。

一是给更多原本有钱也想买房的人解禁,允许入市,体现在放松限购。

二是给原本可以买房,但资金不足的人更多房贷支持和利息优惠,体现在放松限贷(降低首付和利率)。

前者多是投资客,后者多是首套刚需,改善需求介于两者之间。

但需求端看,买不买房,主要取决于预期和信心。

预期未来房价还会涨,现在政策放松,房价松动,就是上车黄金窗口期。

过去20年,这样的窗口期多次出现,屡试不爽(02年、05年、08-09年、13年、19-20年)。

但如果预期未来房价很难持续上涨,甚至长期看衰,房价松动,本就会让人犹豫,政策再松绑,更可能引起忧虑。

人性决定了,看到经济很差,外界很悲观,自己内心会更悲观,看到房价涨了,就觉得很可能还会涨,所谓“买涨不买跌”。

所以政府越呼吁“老乡别走,新出的政策大大的好,快来看看啊”,普通人越是慌了一批。

过去几年,力哥苦口婆心,反复劝那些手里有一堆四五六七八线投资房的人,赶快抛售烫手山芋。

现在很多小县城房子已没有流动性,降价10%,20%,还是乏人问津。

由于疫情冲击,小城镇投资房高位套现的逃命窗口期,已提前关闭。

有年轻人可能说,力哥分析不对。

我缺的是那4万多块利息吗?我缺的是上百万首付啊,所以降息对我没卵用!

问题是,拿不出首付,还不起月供,就算像日本那样接近零利率给你放贷,一样买不起房。

你只能内心不爽在网上BB两句,你的购房意愿,根本不会影响社融数据和房价走势,属于场外无效信息。

还有人说,不买房没安全感,女友要结婚,孩子要上学,终究还要买。

力哥常说,理财要因人而异,首先看需求,让自住的归自住,投资的归投资。

投资别碰小城镇,刚需自住,有钱,喜欢,有需要,随时上车。

如果房价下跌,首付比例和房贷利率下降,能降低上车成本,现在是上车好机会。

但你是不是心甘情愿,耗尽多年积蓄,买一个长期看很可能会持续贬值的资产呢?

现实中,我遇到的绝大多数刚需客,都希望投资自住两相宜——真金白银买的自住房,能长期保值升值。

哪怕按计划,自己可能住到老死,依然希望自己的账面财富不要缩水。

毕竟,自己用来买房的,也是多少年攒下的血汗钱。

所以再问一遍:你是不是心甘情愿,耗尽多年积蓄,买一个长期看很可能会持续贬值的资产呢?

拥有一套商品房的永久产权,不是基本人权。

有地方住,才是。

买房,本质上,买的是预期和信心。

如果预期房价长期下跌,租售比又很低,国家对租户权利保障又很完善(租售同权),久而久之,丈母娘也会接受租房结婚,就像今天日本。

现在问题是,很多城市房价尚未呈现“长期”下跌的趋势,对租户保护又很不足,“丈母娘”长期形成的思维惯性也不可能说变就变,大家才那么纠结。

但看问题要看本质,楼市短期看金融,中期看土地,长期看人口。

现在出台的各种政策,本质还是金融的微调。

就像下调印花税,会导致次日大盘涨停,但不会因此产生牛市,真正起决定性作用的,还是人口长期流向。

那些还在持续吸纳年轻劳动力的城市,才有持续的新增购买力,房价才有长期上涨的基础。

过去20年,房子是中国人最喜欢的投资工具,也吸纳了最多居民财富。

但未来20年,至少95%以上的房子,不再值得作为理财之选。

剩下不到5%少数人口流入型大城市中心的商品房,现在房价都不便宜,还普遍限购,上车门槛已然很高。

过去10年,无数经济学家乐观预测,房价持续高速上涨注定不可持续,未来中国居民财富主要蓄水池,会和美国一样,从楼市转到股市。

但过去3年、5年、10年,癌股整体赚钱效应,你满意吗?

上证指数过去十年走势

尤其最近2年,互联网、教育、医药、房地产、传媒娱乐、消费升级、金融……很多我们从海外成熟市场数据经验和投资底层逻辑上看,发现有投资价值的行业,却突然发现从更底层逻辑上看,股东赚钱越多,和XXXX大方向越违背……

路阻且长,但前途光明,衷心祝愿,中国居民财富蓄水池从楼市转向股市,推动癌股十年长牛的美好梦想,早日实现~

不少缺乏原始积累的年轻人不想把有限青春继续耗在癌股,去更刺激的币圈玩耍,梦想一夜暴富。

上周币圈爆了个出圈大新闻,流通市值一度达到全球TOP5的数字货币LUNA,彻底崩了。

LUNA币近一年半走势

2020年12月,LUNA还只有0.5美元,不到半年,涨到21美元,回报超过40倍。

随后一个月内暴跌近8成,投资者损失惨重。

但又从5元开始,几经波折,一路涨到今年4月5日的119美元,不到一年,又是23倍惊人回报,获得“币中茅台”美誉。

然后,游戏就彻底崩了。

第一波下跌从119元跌到81元后,又反弹到96元。

但5月6日之后,LUNA出现持续加速下跌,6天时间,从80多元一路跌破1美元。

LUNA币近半个月走势

5月12日,跌到0.01元,1元抄底的大聪明,本金依然亏损99%。

你以为这就结束了?

5月13日,跌到0.00012美元,又一个99%暴击。

结束了吗?

不,当天下午,又从0.00012美元,跌到0.00005美元。

李笑来说过,韭菜的共识也是共识,也有价值。

在数字货币诞生前,所有投资或投机品,都存在于现实世界,看得见摸得着,哪怕当年荷兰郁金香泡沫崩盘后,郁金香本身还在,有美观欣赏价值,不可能无限99%暴跌下去。

但数字货币的共识一旦破灭,没有任何价值。

就像你在网游花大价钱买的稀缺装备,只有很多屌丝陪你一起玩,任你砍杀,这装备才有流动性,才能卖出好价钱。

如果游戏就你一个玩家,再稀缺的装备也一钱不值。

韭菜之所以是韭菜,就是因为屁股决定脑袋,发财愿望代替投资理性,看不清问题本质,反而执着于问题表象,形成路径依赖。

LUNA去年暴跌时,很多人哭爹喊娘,割肉逃命,结果又是一波几十倍回报,气的那些人捶胸顿足,悔不当初。

所以这次LUNA暴跌时,很多“勇士”互相打气(洗脑),一起冲进去“捡黄金”,期待下一波十倍甚至百倍回报。

现实就是这么难,梦想一夜暴富,大概率血本无归。

想在合法的主流权益市场(股市或楼市)获取可持续的满意回报,也变得越来越不确定。

钱存银行,原本想着有50万存款保险基金兜底,本息总是安全的,为了利息尽可能高一点点,选择存村镇银行,没想到还会出现半死不活,给你拖着的流动性风险……

(这里冒死提醒一句,对东北某些农商银行或农村信用社的存款,务必谨慎一点)

这也是我去年以来,把越来越多长期不用的钱,拿去买高确定性储蓄险(年金险/增额终身寿)的原因。

对手头尚不宽裕,不知道未来啥时候可能要用钱的人来说,增额终身寿比年金险更合适。

既100%保本+100%保证约定利率,可以一直稳定生息到你百年,没用掉还能作为遗产让子女继承,

又不像年金险对领钱要求卡那么死,可不限次数和金额,提前减保支取,流动性很强。

而经河南这事,我们发现,保险公司实际上的安全性比银行更高,就算保险公司倒闭,依然能100%兜底。

标签: 数字货币 心甘情愿 保险公司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