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热闻】两个重点问题!
发布时间:2022-08-01 15:43:11 文章来源:海边的黄老板
当前位置: 主页 > 资讯 > 聚焦 > 正文

正文:


(相关资料图)

一个周末,大事不少,主要分为一外一内两个重点问题,我们来一一过一下。

1、外部重点问题

首先是pp的问题,从目前的行程表述来看未提及ww,但这里还是存在一定变数。

另外,一个消息是,阿里被纳入预摘牌名单,有意思的是,就在不久前才刚通过电话。

我不是国际政治专家,我更擅长从经济的角度去看问题,我的观点还是回归到市场和经济去看,可能会更清晰一些。

我们的优势主要有两个,一个是市场,一个是制造能力,现在有人质疑东南亚对我们的取代,我认为可能性极低,主要有几点:

1)我们已经不是过去简单追求劳动力性价比的阶段了,我们的智能制造能力在5G的加持下快速提升;

2)我们现在已经具备技术反向输出的能力,在新能源领域尤为明显,新能源车的三电技术、动力电池技术包括光伏技术,我们都已经是世界顶尖水平;

3)我们的供应链能力,上下游产业链能力也不是东南亚可以比的;

4)还有就是我们离市场最近。

其实核心就是当前中国的制造业已经从过去的劳动力红利向工程师红利转移,包括我们看到的CXO行业为什么在中国崛起,而不是东南亚,这就是我们工程师红利的典型代表。

基于上述优势,特斯拉选择在上海建厂,而不是东南亚。

那么,M的优势是什么呢?说到底还是技术,技术要赚钱无非两种两种模式,一种是授权,一种是包装成产品销售,这两点说到底,它是离不开市场和制造能力的。

所以,说到底,我们和M从经济上是利益共同体,且现在我们在某些技术领域已经有超越之势,话语权也有转向之势,pp怂了其实就是一个侧面印证。

所以,这个关系大方向,“合”肯定还是主基调,因为利益一定是最核心的出发点,但是随着国际局势、zz局势、经济形势的多重因素共振,不断的摩擦,冲突也是不可避免的。

最后落到我们的投资上,我认为把摩擦、不确定性纳入考量是必要的,比方海康这类涉及安防的公司,其实危险系数是偏高的,再加上现在已经过了高成长阶段,整个估值水平就会被打的比较低。

而大家认为CXO也有类似的风险,确实不可否认,那么首先我们需要在仓位上做一定的控制,或者选择国内业务占比更高的公司,具体CXO业务性质的分析我们之前讨论过,今天就不再展开。

而从整体市场上来说,我认为过度放大摩擦、不确定性的影响是没必要的,因为从经济上“合”的大方向去看,互利共赢还是主基调,且我们现在开始强调国内大循环,办好自己的事,激发内生性动力,这也是我们对于整体稳定判断的一个基础。

说这么多,其实还是为了让我们更好地理解当前的宏观zz环境对于市场的影响,我认为一些观点节奏有些带偏了,危言耸听,我通过经济、利益层面的分析对冲一下市场对这个事情看法。

说完了全球宏观的问题,再来说说国内的宏观问题。

2、内部重点问题

7月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49.0%,比上月下降1.2个百分点,位于临界点以下,制造业景气水平有所回落。

对这个数据,其实我们也并不感到意外,之前我们就分析过,消费复苏至yq前水平大概需要2-3倍yq的时间,大概就要到四季度了。

那么,7月份的这个数据,相较于6月份的数据出现了一个比较明显的反差,因为当时我们看到6月份的数据M1、社融、人民币贷款都是非常好的,而M2相对来说环比停滞,体现出流动性边际收紧,经济强势复苏的预期。

而这次7月份的数据虽然没出完,只出了个PMI,但是我们也基本能够预判了,也就是说实体复苏并没有那么强劲,但是下半年流动性依旧会有较好保障,所以,结果就是虚拟市场能够有更多的资金支持。

所以,你硬要给今天市场上涨找理由的话,这个原因就是核心了。

但其实,更大的方向我们之前也说了,现在震荡市还是主基调,另外在流动性整体保障的背景下,市场的性价比机会不会差。

今天市场以新能源为主的整车板块表现强势,原因是长安深蓝品牌SL03热度持续发酵,25日上市当晚,33分钟订单量就突破10000辆。

SL03以极高性价比著称,整体配置非常高,而价格杀到了16-22w这个区间,直接对比亚迪海豹、小鹏P5产生威胁。

但我现在看到的不是谁输谁赢的问题,我看到的是新能源车市场蛋糕正在被快速做大,目前还是一个典型的增量市场,所以整个行业都是有巨大机会的,至于具体投资怎么选择那就见仁见智了。

好了,今天就说这么多,有问题留言吧!记得点“在看”,下课!

以下为市场评估表:

标签: 我们看到 不确定性 首先我们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