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息!连发23张罚单!6家机构被罚超千万
发布时间:2022-12-21 18:05:25 文章来源:上海证券报
当前位置: 主页 > 资讯 > 国内 > 正文

临近年末,监管部门开起罚单来毫不手软。

日前,宁波银保监局就一口气连发了23张罚单,工商银行(601398)、邮政储蓄银行等6家银行分支机构和法人主体被罚,罚款金额合计1580万元。其中,宁波通商银行被罚金额最高,为780万元。


【资料图】

这些机构被罚原因包括:集团客户授信管理不审慎、不良贷款管理不审慎、投后管理不到位、关联交易管理不规范、净值型理财产品部分投资比例不合规、净值型理财产品估值方法不准确等。

银行领罚单是近年来严监管下的常态。记者注意到,今年来因理财业务违规被罚的情况愈见频繁。10月份,就有3家银行以及1家理财子公司因理财业务违法违规被罚,共计被罚1040万元,主要系违反理财新规等监管规定。

6家机构被罚1580万元

宁波银保监局20日披露,工商银行、邮政储蓄银行、光大银行(601818)、宁波通商银行、临商银行、宁波甬城农商银行等6家银行当地分支机构、法人主体被罚,罚款金额合计1580万元。

根据行政处罚信息来看,工商银行宁波市分行因集团客户授信管理不审慎,被罚款200万元。赵嘉军等相关责任人因对所在机构集团客户授信管理不审慎相关问题承担直接管理责任,被予警告。

光大银行宁波分行因贷款“三查”管理不审慎、不良贷款管理不审慎被罚款70万元。

上述6家被处罚的机构中,宁波通商银行被罚金额最高,罚款合计780万元。

行政处罚信息表显示,宁波通商银行因同业投资投后管理不到位、关联交易管理不规范、将同业存款计入一般性存款、净值型理财产品部分投资比例不合规、净值型理财产品估值方法不准确、净值型理财产品信息披露不到位,被罚款420万元。

同时,该行还因还因关联方名单不完整、绩效薪酬管理不合规、员工与名下授信客户发生资金往来、未合理分担小微企业抵押物财产保险费用、互联网贷款异地客户识别机制不完善等,被罚款360万元。

宁波通商银行成立于2012年,是首家由外资银行改制而来的城商行。据该行2021年年报显示,截至2021年末,该行总资产1223.60亿元,比年初增长14.35%;各项存款762.32亿元,各项贷款554.72亿元,分别比年初增长12.19%和18.28%;全年实现营业收入29.36亿元,同比增长8.22%,实现净利润9.64亿元,同比增长25.85%。

资产质量方面,截至2021年末,该行不良贷款率1.06%,比年初下降0.07个百分点,拨备覆盖率290.30%,比年初上升48.27个百分点。

理财业务成重罚重点领域

银行业的千万级罚单早已屡见不鲜。

从每年监管部门开出的罚单中,可以窥见银行哪些业务领域容易滋生违规现象。从最近这两年罚单来看,记者注意到,理财业务成了监管重罚整顿的重点领域,这些罚单主要是由于违反理财新规等要求。

从今年罚单来看,除了此次宁波通商银行被罚,今年10月,就有3家银行以及1家理财子公司均因理财业务违法违规被罚,合计金额为1040万元,分别为建设银行、农业银行、兴业银行以及农银理财。

其中,兴业银行被罚450万元,被罚金额最高。原因包括五方面:老产品规模在部分时点出现反弹、未按规定开展理财业务内部审计、同业理财产品未持续压降、单独使用区间数值展示业绩比较基准、理财托管业务违反资产独立性原则要求。

在更早前的6月份,两家行业头部机构——中银理财、光大理财分别被罚460万元、430万元。而且违规处罚牵涉到母行存量理财业务,中国银行和光大银行也分别被罚200万元、400万元,四家机构被罚合计1490万元。

被罚主要原因就是违反理财新规等监管规定。如理财产品投资资产集中度超标、理财产品投资资产违规使用摊余成本法估值等等。

梳理来看,近年来因理财业务违规被罚最多的是民生银行。

2021年7月16日,银保监会通报,民生银行在同业、理财、委托贷款等领域存在违法违规行为,决定对其罚款11450万元。

通报中提及的该行31项违法违规行为,理财领域违规占了一半,主要是违规调整理财产品收益;理财产品收益兑付不合规;违规调节理财业务利润等。

招联金融首席研究员董希淼此前表示,银保监会针对银行及理财公司开出罚单,这表明监管重心已经进入加强制度规则检查和执行的阶段,这对理财子公司规范有序经营、理财业务和理财市场健康长远发展,以及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都有重要意义。

标签: 理财业务 宁波通商银行 集团客户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