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旅游再次出发,目标不是“复苏”是“振兴”|环球新视野
发布时间:2023-02-27 19:03:32 文章来源:新京报
当前位置: 主页 > 资讯 > 国内 > 正文

中国旅游的第一次出发是在1978年,伴随改革开放的春风,成为改革的窗口和开放的先导。2023年,随着疫情防控形势向好以及政策的不断优化,可以说,中国旅游开始再次出发。


(资料图片)

增量时代已过,存量优化开始

从1978年到2023年,中国旅游发展45年,虽然有坎坷起伏,但总体持续向上。与之前相比,现在我们拥有超大的市场规模、巨大的资产规模和强大的运营能力,这是中国成为世界旅游强国的根底,也是再次发展的基础。第二,中国现在的基础设施完善,交通自由,电力充分,通讯发达,以前制约旅游发展的外部因素,现在成为推动因素。第三是城市化发展突飞猛进,构造了好的发展环境。第四是乡村振兴,为乡村微度假创造了根本条件。

与此同时,中国旅游进入新的转折点,一是重新开放,二是再次创业。重新开放不是复制过去,是要把出境游和国家战略连在一起,发挥部分外交功能、经贸功能、文化功能,尤其是在服务贸易领域,需要更多体现其作用,提高其地位。入境旅游则更多与商贸结合,强化文化软实力。再次创业是指认清方向,探索中国式旅游现代化,使之成为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从企业来说,不是简单的市场复苏,而是研究如何创新,尤其是探索新模式。

总体而言,中国旅游业的增量时代已经过去,存量优化开始。速度型增长过去,质量型增长开始。现在很多旅游出行数据、案例都以2019年作为参照进行对比,显然不准确,这只是规模与数量的比较。2019年旅游业存在的问题就很多,尤其体现在结构、质量和效益三个方面。疫情三年,压缩了市场泡沫、发展泡沫,可以放下包袱,轻装前进,为行业创造了真正的转型基础。现在,行业应当从质量起步,以高质量为目标。

谋求振兴,旅游产品要“以快制快”

春节旅游市场的繁荣景象,让大家欢呼春天来了,全面复苏开始了。实际上,只是喘过了一口气,还没有翻身。一方面,春节的旅游市场不过是“旺丁不旺财”,热门目的地海南和云南得气候之利,长沙和西安得益于城市大休闲。另一方面,行业原有的痼疾迅速显现——报复性消费还没有看到,报复性“宰客”倒是实实在在的感受。

想要从根本上翻身,不能满足于市场复苏,必须谋求振兴。

从国家角度看,首先,应当加大入出境便利化。第二,大力塑造和宣示中国旅游新形象。第三,绿色旅游、安全中国、健康体验,将成为创新和发展重点。

从地方来看,山水旅游寻自然,休闲度假追从容,复合产品够新奇,这是三个重点。一场目的地的竞争已经开始,不希望它变成一场恶性或变相的削价竞争。真正的竞争不是价格而是质量,按照新的市场趋势和消费方式谋求创新,才是希望所在。

从行业来看,大浪淘沙,起起伏伏间,数量和结构调整都是必然。低谷时期调整存量,发展时期调整增量,平缓时期以增量拉动存量,这也是规律性的,现在资本进入正是时机。

从企业来说,一安全,二健康,三质量,四创新,这是新的四要素。下一步,传统旅游企业要寻求转型,新兴旅游企业应谋求创新。目前来看,传统旅游企业仍在常态运转,原来怎么做,现在还怎么做,这只是一种复苏。疫情三年影响巨大,如果没有创新,还是传统方式、传统运转,旅游行业这番苦算是白吃了。此外,新业态会很快会变成老业态,需求变化快,产品迭代快,只能“以快制快”。

中国旅游,再次出发。可以看到的是,国内旅游市场,中国是世界第一;出境旅游市场,中国位于世界前列。希望看到的是,中国旅游产品创新领先,模式创新持续,品质不断提升。旅游作为幸福产业,希望能够形成轻松的中国旅游,好玩的中国旅游,享受的中国旅游,让客人在旅游过程中感受幸福,让旅游为当地居民带来幸福。

文/魏小安(世界旅游城市联合会首席专家、中国旅游协会休闲度假分会会长)

标签: 旅游产品 旅游市场 存在的问题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