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新资讯:互联网贷款新规带来新挑战
发布时间:2022-07-22 07:06:45 文章来源:
当前位置: 主页 > 资讯 > 国内 > 正文

张炜

中国银保监会近日印发《关于加强商业银行互联网贷款业务管理提升金融服务质效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决定将银行互联网贷款存量业务过渡期延长至2023年6月30日。

互联网贷款已成为传统线下贷款的重要补充,可在助力市场主体纾困、降低企业综合融资成本、加强“新市民”金融服务、优化消费重点领域金融支持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截至2021年末,银行业金融机构互联网贷款余额5.75万亿元,同比增长21.8%。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中国银保监会2020年7月发布的《商业银行互联网贷款管理暂行办法》,设置了2年整改过渡期。此次发布的《通知》,旨在进一步规范商业银行互联网贷款业务经营行为,促进互联网贷款业务平稳健康发展。按《通知》规定,互联网贷款业务“新老划断”,新增业务应当符合要求,而存量业务过渡期延长到明年6月底。

中小银行须转变获客模式

博通咨询金融业资深分析师王蓬博在接受采访时称,监管部门在评估当前宏观经济环境和过渡期情况后,延长过渡期是对市场实际需求的很好回应。《通知》是对之前规定的补充和进一步细化,比如对贷中管理和自主风控要求的细化,对助贷机构合作协议的进一步明确等。

贷款是商业银行的核心业务,自主风控是实现互联网贷款业务平稳健康发展的生命线。按《通知》的要求,商业银行须履行贷款管理主体责任,不得做“甩手掌柜”。互联网贷款涉及与合作机构开展营销获客、支付结算、信息科技等合作的,商业银行应当加强核心风控环节管理,不得因业务合作降低风险管控标准。中小农商银行风控管理能力相对较弱,能否在过渡期内实现自主独立风控面临考验。

“《通知》对银行贷款管理与自主风控提出了多方面要求,包括强化核心风控环节管理、借款人信息数据管理、第三方合作机构的评估及规范管理等,延续了互联网贷款的监管思路。”易观分析金融行业高级分析师王细梅对本报说,《通知》对第三方合作机构较为依赖的部分中小银行影响相对较大。这类银行应逐步加强自主获客以及风险管控的能力,减少对第三方合作机构的依赖,并在合作机构选择上更加注重合规。相对而言,自主获客及风控能力强的银行更为受益。

王蓬博称,受到《通知》影响的商业银行特别是中小商业银行,需要转变过去过于依赖平台助贷的获客模式,提升自主风控能力和渠道把控力度,在过渡期内梳理清楚与助贷机构的合作,重视自身渠道的建设。

亟须加快推动数字化转型

上海国家会计学院杨伽伦博士在接受本报采访时称,一是《通知》设置了若干项定量的限额指标,对大中型银行互联网贷款存量业务的整改提出了更高要求。对中小农商银行来说,这意味着过去由于大中型银行业务下沉带来的互联网线上贷款竞争压力将有所缓解,农商银行要抓住机遇,扩大零售端客户。

二是《通知》对农商银行线上贷款的跨区经营提出了限制,将促使农商行集中力量,深耕所在辖区的信贷资源优势,着力下沉本地市场,发展更多辖区内村镇、城区个人和中小微企业的客户群体,利用互联网更积极地触及零售端的本地用户,并依托大数据分析客户需求、抗风险能力、信用状况等,借助大数据完善本地客户管理制度。这将促使农商银行提高其在银行业竞争中的差异化优势,回归初心,立足所在区域,把力量用在刀刃上,在新零售的大环境中有所作为。

三是《通知》对互联网贷款的风控、监管提出新要求,在与外部金融科技企业合作推进线上贷款业务的过程中,农商银行更要借助数字化提高识别、抵御风险的能力,提高风险管理水平。

“互联网贷款存量业务过渡期延期一年,在这一年中,农商银行亟须加快推动数字化转型,特别是形成新的运营方式、风险管理模式和营销模式。”杨伽伦说,这不仅可以使农商银行降低成本,还可以为线上贷款构建一个效率更高、匹配合适、风险可控的健康环境平台。她表示,长期来看,农商银行也要尽快根据自身的数字化发展需求,建设一支高素质、高水平的科技人才队伍,加强巩固核心竞争力。

标签: 农商银行 商业银行 合作机构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