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北交所即将出现的“丐版IPO”?
发布时间:2023-02-25 21:36:09 文章来源:朱邦凌
当前位置: 主页 > 资讯 > 聚焦 > 正文

如何看待北交所即将出现的“丐版IPO”,即小IPO?来自山东东营的冠森科技发行新股280+42万即322万股,发行底价7元,募集资金2254万。而公司原股本1.06亿股,股本不小。大股本、小IPO,小头大肚子,到底意欲何为?

实际上,康乐卫士也存在类似的情况。此前,公司号称北交所开市以来最大规模的IPO项目。近期,康乐卫士发行底价由77.68元/股修改为45.00元/股,下调幅度为42%。修改前计划发行股票不超过3872.17万股(未考虑行使超额配售选择权),或不超过4453万股(含行使超额配售选择权);调整后发行数量为不超过700万股(未考虑行使超额配售选择权),或不超过805万股(含行使超额配售选择权)。因此康乐卫士募集资金上限从34.59亿元降至3.62亿元。


(资料图片)

何为“丐版IPO”了。简单来说,它是以把IPO融资规模压缩到最低、牺牲股票流动性为代价,从而避免所谓流血上市的一种IPO模式。

丐版IPO,始于2021年港股上市的商汤科技。这家中国人工智能领域的扛把子独角兽,2021年12月在港股IPO的时候仅发行了5%的新股,募资额55.5亿港元。相比之下,商汤上市前在一级市场的融资规模是52亿美元,约合400多亿港元!并且,商汤发行的5%新股其中还有4%配给了基石投资人,真正进入流通的只有1%。

微创脑科学(2172.HK)、润迈德(2297.HK)等公司在登陆港股时,也出现了新股占比低至2%左右的鲜见比例。

这种小ipo的背后动机可能是,公司的股东们对上市有着强烈的需求。在过去一两年一级市场融资火爆,项目估值普遍被抬到了较高水平的情况下,为了让二级市场接得住,通过压缩IPO融资规模以维持比较高的定价就成了很自然的选择。这样,它们背后的股东们(尤其是在Pre-IPO轮高价入股的股东)至少能收获一个账面上成功的IPO。

企业IPO低比例发行新股主要是为了获得上市地位,同时保护股票发行价格。不过,其负面效果也相当显著:一是上市企业融资额度有限,制约企业募集资金扩张业务发展的能力;二是股票流动性和股价稳定性比较弱,且限售股解禁时对股价的冲击也会比较大。

本质上,“丐版IPO”只是一种交差式的IPO:企业向投资机构交差,投资机构向LP交差。它的动机不纯,也可能导致反效果。

等到真正VC/PE们真正退出的时候,累积的压力就会爆发。商汤就是很好的例子,2022年6月30日限售股解禁的当天股价闪崩,三天内股价暴跌了60%。限售股解禁引发暴跌并不鲜见,但像商汤这样的暴跌也算令人叹为观止了,恐怕会是商汤很多年都摆脱不了的标签式事件。

这种丐版IPO,在港股并不鲜见,在A股还是新情况。一般来说,这样做的目的,是保护市场免受大规模资金募集的压力,尤其北交所流动性有限。另外一个目的,是资本运作的需要,是以少发新股为代价,保护发行价,以较高的价格发行。这样公司上市以后,原有入股的股权投资基金、大小股东,能有账面盈利,给各方面好交代。同时上市以后也好以高价减持。

也就是说,这种丐版IPO的目的是取得上市地位,同时还能高价发行。不过,港股的实践证明,一旦解禁期满,老股流通,股价立即瀑布式下跌。而北交所与港股、沪深两市不同,流通老股没有限售期,上市当日就能卖出。因此,这种小IPO在北交所出现,还需要谨慎。

例如,康乐卫士总股本1.34亿,而老流通股本就有8586亿,按45元发行底价的话,老股流通市值近39亿。虽然发行新股极少,只有805万股,但流通市值太大。

冠森科技也是类似的情况,总股本1.07亿,而原有非限售股本7405.9万股,大部分都流通,上市当日都能卖出。虽然上市募资仅2254万,但流通市值5个多亿,上市当日即能卖出。

因此,北交所这种小IPO是否合适,需要斟酌。北交所老股没有限售期,这种高价发行、低募资换取上市地位的做法,需要综合评估。拟上市公司通过压缩IPO融资规模以维持比较高的定价,在北交所是否合适?

我的看法是,这些公司最好是实在点,正经做好公司业绩,少搞市值管理和资本运作,正常发行公司股份,降低发行价格,而不是反其道而行之。

$康乐卫士(NQ833575)$ $冠森科技(NQ873670)$

标签: 融资规模 募集资金 流通市值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