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占率超50%!中国品牌乘用车市场竞争力实现新跨越
发布时间:2022-10-19 10:42:45 文章来源:城市金融报
当前位置: 主页 > 汽车 > 正文

自主汽车品牌迎来“春天”。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9月份,中国品牌乘用车销售116.6万辆,市场份额上升至50%。这是中国品牌乘用车在本土市场占有率首次真正意义上与外资品牌“平分秋色”,标志着中国品牌乘用车市场竞争力实现了新的跨越,令业内振奋,有汽车人士甚至高呼“见证历史”。

那么,中国品牌汽车为何销量大涨?市占率超50%释放了哪些信号?

自主品牌市占率超50%

伴随德系、日系品牌乘用车市场占有率的下滑,此消彼长,中国汽车品牌的市场占有率快速提升。

事实上,这是自主品牌汽车市占率第二次突破50%分界线,第一次是在今年4月。彼时由于受疫情影响,加之芯片与零部件短缺、原材料价格上涨等不利因素,汽车行业整体遇挫,不少合资车企停工停产,陷入负增长中。与之相比,自主车企所受冲击相对较小,当月销量表现也比较突出。所以4月自主品牌市占率跨越50%,有不少人认为“含金量”不足。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秘书长陈士华分析认为,在传统黄金消费季,车辆购置税减征政策的持续发力,对车市的提振效果十分明显;从三季度整体车市表现来看,汽车月产销快速增长,总体呈现“淡季不淡,旺季重现”的态势。

中国品牌乘用车市场份额的扩大得益于三方面原因:一是中国品牌乘用车全面推动品牌向上,进一步缩小了与国外优势汽车企业之间的差距;二是中国品牌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优势,通过与智能网联加速融合占据了先机,甚至在某些技术领域已经超越合资品牌;三是对中国汽车消费市场的精准把握和依托本土供应链的优势。

不过,就整体而言,自主品牌市场份额保持增长已经是大势所趋。下半年以来,随着疫情形势好转,购置税减半等利好政策频发,车市企稳回升,特别是“金九”市场的快速升温,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各大汽车品牌的真实竞争力。在此情形下,自主品牌汽车市占率能再次超越50%,已经充分证明我国自主品牌汽车的产品竞争力有了实质性提升,可以与主流合资品牌正面较量。

跨越50%的分界线,有专家分析,是因为中国品牌乘用车全面推动品牌向上,进一步缩小了与国外优势汽车企业之间的差距;同时,主要源于中国品牌对中国汽车消费市场的精准把握,以及依托本土供应链获得了一定优势。更重要的是,得益于国家对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前瞻性布局和中国品牌企业在新能源汽车这条新赛道上的创新精进。

借力新能源

近两年来,汽车市场面临停工停产、全球缺芯、原材料价格上涨、供应链紧张等多重考验,在复杂的大环境下,中国品牌实现市场份额的大幅提升尤为不易。

目前,整体乘用车市场的回暖,主要依靠的还是正处于爆发式增长的新能源汽车,新能源汽车对于中国品牌头部车企的拉动作用显著。可以说,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快速崛起拉动了中国汽车品牌销量的增长。

在全球新能源汽车起步阶段,我国就将其列入战略性新兴产业,从顶层设计、技术创新、标准体系、财税政策等各方面加以引导和扶持,为新能源汽车发展营造了良好环境。而中国品牌企业紧抓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所带来的电动化和智能化机遇,围绕市场新需求,通过创新驱动,推出了一系列创新的产品和服务。

伴随国内汽车产业的不断进步,越来越多年轻消费群体对于国产车型有了更高的接受度。而电动化及智能化车型作为“新鲜事物”,更受年轻消费群体的青睐。伴随这一市场的快速增长,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也将国内新能源汽车2022年全年销量的预期调整到了550万辆。此前,这一预期为500万辆。

全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秘书长崔东树分析认为,在油价高企的背景下,越来越多的消费者愿意选择新能源汽车。同时,前期大量购车群体逐步进入换购周期,新能源汽车市场潜在需求较强大。

专家:紧抓战略机遇期

这些高价值车型的热销,说明经过多年进化积累,自主品牌汽车已经改变了过去以低价换市场的形象,在产品制造、技术研发和市场口碑上有了全面提升。至少在电动智能的赛道上,自主品牌汽车已经敢于和豪华品牌“叫板”,甚至开始在传统汽车强国的市场中“谋篇布局”。

媒体人士表示,面对缺芯、疫情等不确定因素的冲击,合资品牌承受着更大的压力,这也使得中国品牌在半年销量榜单中的表现更为优秀。不过,合资品牌也在不断加快电动化转型,伴随缺芯问题的逐步缓解、疫情得到控制,合资品牌也在酝酿反攻,夺回失去的市场占有率。

尽管法系、韩系汽车品牌日渐式微,原有的市场已经被中国汽车品牌所占据。但根基和口碑都较为稳定的德系、日系品牌,仍有着强劲的竞争力。凭借着在新能源领域的先机和年轻消费群体对“国潮”的热爱,中国汽车品牌能否守住市场,甚至继续高歌猛进,目前来看仍言之过早。

不过,在兴奋之余,自主品牌也不能忽视合资品牌正在新能源汽车市场发起的密集攻势。在合资品牌发起的第二波产品攻势之下,市占率已经跨过50%的自主车企能否守住优势,在电动智能的赛道上继续前行?这一方面取决于我国在电动智能领域建立起来的产业链基础与技术优势能否持续引领行业发展;另一方面取决于自主车企能否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奋勇当先。

总之,在电动智能大潮的推动下,汽车与电子信息通信、交通、能源等领域正在加速融合,我国汽车产业也正处于转型升级由大变强的战略机遇期。

标签: 中国品牌乘用车市场竞争力实现新跨越 自主汽车品牌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 中国品牌乘用车市场竞争力

最近更新

关于我们| 广告报价| 本站动态|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 信息举报|

联系邮箱:55 16 53 8 @qq.com

同花经济网 京ICP备2021034106号-50

Copyright©2011-2020  www.thxxw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