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法“代理维权”何时休
发布时间:2022-04-14 22:40:02 文章来源:
当前位置: 主页 > 资讯 > 国内 > 正文

金融领域非法“代理维权”组织和个人是怎么收“智商税”的呢?简单说就是把自己包装成权威法律人士,给自己贴上“法援维权”“法务维权”“金融维权”的标签,以“法”的名义、“正义”的化身、“公益”的形象示人,给亏损的投资者省心省力且能挽回损失的幻想。记者搜集各方材料条分缕析,从他们内外部的各种表演中撕开其伪装。

洗脑:收取“智商税”的不二法宝

非法“代理维权”采取“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钓”的“放任”措施,让消费者、亏损的投资理财者不知不觉间进入他们的“陷阱”。洗脑,成为非法“代理维权”者收取“智商税”的不二法宝。

记者梳理一些“法务维权”“法援维权”“金融维权”者公开围猎34家期货公司、现货交易平台、资管公司的情况,发现一个共同点:他们对诉求挽损人员进行洗脑且行之有效的方法,是把个人维权方法和委托他们“代理维权”的方式和效果进行对比,让人不知不觉进入他们张开的“口袋阵”。

“代理维权”者在各类广告中列举了个人维权的方式和劣势:

一是威胁。以海量信息曝光或以投诉、信访为要挟,要求平台退赔损失,为了能拿回投资款,维权者殚精竭虑,花费大量的曝光费用,最后不一定能拿到满意的赔偿数额,风险较大。

二是找主管部门协调责令退赔。但由于主管部门职权划分不清,互相踢皮球导致求助无门,无法挽回损失。

三是找公安经侦部门调解或直接提交诉状,要求对平台立案调查。该方法也会由于权责不清或其他问题,导致无法立案或立案后因各种原因不能快速展开调查。

四是雇请要债公司人员上门索赔。这种孤注一掷的方法有一定法律风险。

五是私力救济(包括单枪匹马或与其他投资者一起到现场实地索赔)。风险巨大且拿回赔偿的希望也比较渺茫,还可能面临人身侵权问题,异地维权还有差旅之苦。

“代理维权”者列举个人维权的种种不利因素,诱骗亏损的投资者主动找他们维权,宣称“代理维权”不仅可免除以上不利因素,且不成功不收费,最为经济有效。

只要挽损人员进入他们布下的“口袋阵”,“代理维权”者会先问投资者在什么平台、公司操作的,亏损金额多少,并索取他们的聊天记录,且含蓄地对维权者提及他们曾针对该平台、公司“成功处理过”众多案例。在了解挽损者的详细个人信息后,“代理维权”者会提出把信息发给“技术部”“追款部”等看能否处理。如果资金量比较大,该维权者会成为他们的重点跟进客户,并构建一个闭环——或采取诱骗、恐吓等手段阻止该投资者与金融机构正常协商,或切断投资者和金融机构、监管部门的有效联系,以各种手段迫使投资者请他们“代理维权”,牟取利益。

非法“代理维权”往往吹嘘他们维权的成功率非常高,实际上谎话连篇。如网名为“扇子是我不是猫”的“代理维权”者的宣传文稿中,前一段说他们受理过2000多起案子,隔两段便忘记了前面所述,称其已成功为3万多名受害人讨回公道。

投资者千万不要被其“法援”“律师”等真假难分的外表所蒙骗,或许和你交流的只是学历不高、不懂法律的业务员冒充的律师专员、律师助理等。而甘愿为其背书的律师事务所的资质,并不能成为“代理维权”者掩盖捏造事实,非法占有他人资金的“保护伞”。

难以想象的破坏力

那些非法牟利的“代理维权”组织不仅捏造材料,以“投诉”“举报”“揭露”为噱头在网络上发布各种引流帖子、文章,给交易平台等企业“抹黑”,更有不少公开打广告进行“有偿曝光维权”。“代理维权”组织对金融机构、上市公司、交易场所的破坏力有多强,为了引流他们的做法有多疯狂,超出很多人的想象。

百度贴吧、今日头条、社交财经平台、知乎、论坛、朋友圈等,均存在海量的“代理维权”信息广告,贪婪的背后是无所不用其极。

记者随便输入中部省份“某某大宗商品交易中心、骗”的关键词,搜索引擎找出的相关结果约1320000个,输入内蒙古“某某交易所、骗”的关键词,搜索引擎找到相关结果约506000个。某知名媒体记者曾邀请上海某机构技术团队运用爬虫抓取网络维权信息,在最终筛选出的12500篇符合特征的维权文章中,83家证券投资咨询机构和132家期货公司均成为“维权”对象,随机选择的29家证券公司中则有22家中招,“命中率”超过75%。

记者随机查看了几十个帖子,发现基本都是无中生有、编造事实。不同的交易平台,各家“代理维权”公司发布的内容,除了交易平台的名称外,其他内容几乎完全一样,不同的“代理维权”公司发布消息时,直接复制粘贴,只是把联系方式变换一下而已。

金融非法“代理维权”收割了大量的“智商税”,也有了向更广阔的市场开拓的“能力”,有的“代理维权”公司已在国内十几个城市设立了分支机构。

金融非法“代理维权”“代理退保”等对社会的危害巨大。3月14日,河南省保险业协会发布警示,提示消费者通过正规渠道依法合理维权;4月11日,中国银保监会浙江监管局等五部门联合发布《关于防范金融领域不良代理投诉举报风险优化营商环境的通告》。

然而,仅凭“警示”“提示”“通告”,能遏制这些不法行为吗?巨大的利益面前,答案显而易见。

标签: 交易平台 金融机构 搜索引擎

最近更新